准确地预测黄道变日。”
通过这本书,可以预测黄道变日。
林小苏兴致大起:“二叔,我能看看吗?”
“看吧,只要你能看得懂”二叔丢掉了柳木棍,进了道观里面,另外拿了张椅子过来,此外,他又拿了本书。
等他出来的时候,林小苏已经翻了十几页。
二叔暗地里摇头,这种翻法,自然只是走马观花,道门遗书何其深奥?他全身心地钻研,花了整整二十三年,也只能稍识皮毛,真的能指望一个新代社会的年轻人读懂这个?
这一看,也的确不是钻研的模样。
但他决不会想到,这已经是现阶段林小苏看书最慢的程度了。
如果在图书馆,哪怕面对浩如烟海的植物学、动物学,林小苏看书的速度也是看这书的十倍开外。
这本书太晦涩了。
里面的名词,林小苏大多不知。
里面的行文,跟现代人的行文也大有区别。
里面的理论,高深莫测:天道是有规则的,天道运行是有痕迹的,这些痕迹一般人看不出来,但是,可以在很多方面有所体现,星象、风向、四时之变、五谷之变、山川之变
一本最多只有五万字的书,他花了足足一个小时。
他可以确保每个字都记得住,但是,也只是记住
太恐怖了
“二叔!”林小苏将书放下了:“这书你能理解多少?”
“应该算是皮毛吧!”二叔说:“陆云道长说过,上古天书有三卷,一卷曰:窥道,二卷曰:悟道,三卷曰:执道。这本道书其实也只是残卷。”
“残卷?所以才让人一头雾水?”林小苏道:“剩下的呢?”
“没有了,陆云道长说的,道只可略窥,而不可尽探,所以,当年写下道书的前辈,写书三卷,卷卷皆残,一为不能,二为不敢。”
道,只可略窥,不可尽探!
这,显然是更加高深的理论
“窥道,悟道,执道”林小苏道:“悟道,怎么悟?”
“那说来就是神仙境界了!”二叔道:“在神仙的境界里,呼风唤雨,招雷招电,滴水穿石,虚空飞行那都是参悟了天地规则,这就叫悟道。”
“执道呢?”
“执道就更玄妙了,真正掌握这些规则,时间、空间、因果尽在其中”二叔说:“这话题就有些太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