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若水眼睛睁大了
你小子难道做过功课?
不然的话,你怎么会对韩属春这么了解?
丁礼忠眼睛亮了:“走!到书房看看”
收藏,是他的兴趣。
想看到他的收藏品,可是需要资格的,唯有真正懂的人,才能欣赏。
二楼书房,门无声地开启。
林小苏面前呈现出最完美的书房特性。
书架两排,全是乌木打造。
架内之书,有精装书,也有线装书,线装书,可是非同一般,甚至某一个朝代的线装书,一页就可以换一辆车。
他的架子上,线装书至少二三十本。
如果这些线装书不是有意仿古做旧的话,光是这几十本书就价值连城。
乌木筒里,装着十几个卷轴。
丁礼忠拿出一幅,展开,画上最显眼的是一把长枪!
染血的长枪,枪尖断为两截,地上的石头轮廓分明。
天是灰的。
地是黑的。
一个将领满脸血污,身上衣衫残破,唯一画出来的半只马蹄,也是残缺的。
单以画而论,这没有多大的美感,甚至给人一种极其压抑的感觉。
“知道这幅画,画的是哪场战役吗?”丁礼忠又一次发问。
丁若水眉头都皱了起来。
画道,是她的专业。
她知道韩属春,也知道这幅断枪图,但要问这画,画的是哪一场战役,她也答不上来,老爸这书房里接待过的文化名人也算不少了,精通画道的大师级人物,也未必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他这要是还能答,那就真见鬼了。
林小苏道:“韩属春的画风,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笔墨极尽夸张渲染,细节却处处彰显真实,此时将领身上穿的是秋衣,而地上却有积雪,远方隐有雪山,不是冬季,却有冬季的景致,只能是秋天的北部边塞。他平生感触最深的七场战役中,唯有一场战役符合这幅画的时间、地点,那就是小金川战役!”
丁礼忠真正吃惊了:“美院陈林教授也看过这幅画,他的判断是小金川、涌门关二者必有其一!你为什么排除了涌门关?涌门关才是他亲身参加,而且平生感触最深的战役,因为他的兄长战死在涌门关。”
“涌门关的确也符合这战场全部的场景,但是,韩属春曾经在一封家书中写道:涌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