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才没造成太大的危害。不过受他牵连拖累,四阀之首的王阀也一时失势了。
第二个人是当朝的太傅,这人出身谢阀,是现任仙帝南后的叔父,顶替王家成了新的外戚领袖,一时稳定了朝局,缓和了宗室和门阀的关系,成为名正言顺的仙阀领袖,也算相当有手段的人了。
不过比起克服中原,谢太傅更在意的还是巩固谢阀的权势,维护皇城内的和气,因此虽然石蛟发了疯癫,叛军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真的是字面意义上优势在我,仙宫却始终不发动全面反击。那谁叫如今朝廷濒临破产,入不敷出,打仗还得花谢家的嫁妆,可不得看人脸色呢。
当然捕快在乎的不是王将军做人的是非,也不评论谢太傅为政的对错,他一个小吏也偷听不到王谢家里的床脚,但他长着眼呢,能看到这两家的家奴到底在做些什么事。
无论将军开府还是太傅当朝,都是仙宫门阀掌权,这些三垣公卿世家自从逃到南边后,为了弥补叛乱造成的损失,强行在南方置办产业安家落户,包庇纵容家奴强取豪夺,简直是一点脸皮都不要了,根本无所不为。
今天你王将军纵兵收一波税,明天我谢太傅检一波地,你方唱罢我登场,变着花样抢占百姓家业田产,强征民工修建私人园林,封固山泽林地,不许私人打柴捕鱼,广据庄园坞堡,筑城自守,豢养奴婢佃客,数以千算,霸占良田桑园万顷,自蓄私兵伪装盗匪,劫杀过往商客致富,如此种种,不胜枚举,朝纲伦常就是这些门阀和他们庇护的家奴败坏的。
如是仙宫财政日益败坏,江山社稷愈发动荡飘摇,门阀世家可以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财产丰积,室宇宏丽,财产源源不绝,只进不出,呈指数型增长,成为寄宿在苍生背上的血吸虫。
地方藩国州府也不敢得罪他们,又要征收重税做平叛之用,于是对平民贱籍越发苛敛赋税,滥用民力,以至百姓不堪重负,纷纷逃亡山岭湖泽沦为盗匪,大小起义暴乱接连不断。
而六扇门的看门狗更不问青红皂白,那朝廷里的巨贪硕鼠得罪不起,管也不敢管,治也不敢治,便专盯着老百姓欺负,把人家被逼的走投无路反杀了暴动了造反了,就缇骑捕盗四出,把叛逆之人捕回‘明正典刑以正视听’,全也不问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以至于如今他们这些捕快也只能昧着良心做事,疲于奔命,为了给太监出口气可以一直追到乾州来拿人,虽知道自己在为虎作伥,却又没辙。那谁让你一家老小的软肋,都给人攥在手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