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较为偏锋,导致不少投票人干脆将它排除在外,甚至连第五名都不选它。
而盗梦空间不同,它不但在第一顺位有稳定票仓,更关键的是,它在大多数选票的第二、第三顺位中,出现频率极高。它是一部少有人特别偏爱,但也极少有人特别讨厌的影片,是典型的“广泛认同型”。
于是,当投票系统一轮轮淘汰得票最少的电影,并将它们的选票按下一个偏好重新计入时——盗梦空间的得票如暗流汹涌般迅速上涨,最后在某一临界点实现了反超。
奇迹,就这样在一个没人料到的机制缝隙中发生了。
最佳影片的金像奖,就这么被它一把拽走。
而在这一系列阴差阳错的推演中,是否有人暗中操控?
没有。
虽然华纳兄弟动用了资源、人脉、包场试映、媒体铺垫,该做的都做了,但效果依旧只是到了有一定影响的程度,远谈不上操盘。
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转折点,那或许只能追溯到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
奥斯卡提名者官方晚宴,恰好撞上中国的元宵节。
而盗梦空间的男主角、同时也是影片投资人之一的某人,彼时自觉在影帝与导演奖项上希望渺茫,便干脆没有赴宴,而是低调返回中国,陪父母吃饺子去了。这本来也是当初他答应潘程蓉的事。
事情被学院官方爆料出来之后,他这次拒绝赴宴的举动,竟然被媒体当成了一个新闻,报道了他的特立独行,为了亲情,不惜放弃这么好的宣传机会,是如何如何,甚至顺便还宣传了一番中国元宵节。
而这样的我行我素,看亲情看得比拿奖更重要的行为,恰好击中了学院内一部分文艺范成员的软肋。
这部分人有一些正是韦恩斯坦影业的“铁票仓”。
于是乎,其中大概有个几十号人,在第一顺位果断支持艺术家的同时,却在第二、第三顺位上,想了想,想起了媒体赋予某身上的“反好莱坞”“文化自觉”“独立精神”等种种标签,于是把票投给了本来那部不屑一顾的商业电影。
最终,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
是巧合吗?
当然是。
可事实上,如果把时间尺度拉得更长一点——放眼过去二十年、三十年的奥斯卡评选过程,就不难发现:
那些最终摘下“最佳影片”的作品中,或许超过一半,都不是第一轮最受欢迎的;而那些最终抱走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跳水蛙蛙 作品《华娱:重生了,还逼我做渣男啊》第四百八十六章 我是世界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