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抓起桌上的烟盒,里面只剩最后一根烟,打火机“咔哒”响了三下才打着火,橘红色的火光在他布满胡茬的脸上明明灭灭,把皱纹里的疲惫照得一清二楚。
张辉的指尖在键盘上悬着,目光落在“黑色涤纶夹克”这个关键词上。法医张凯提到死者夹克左胸有工具别痕,可能是司机或维修类工作。“调整筛选条件,加入‘司机’‘维修’关键词,”他在搜索框里补充,系统加载的进度条缓慢爬行,像只慢吞吞的蜗牛,“重点看出租车、货车司机,这类职业常穿工装夹克,也符合体力劳动特征。”
筛选结果从两千多条缩减到三百多条,小林的眼睛瞬间亮了,困意跑了大半:“总算少点了,不然看到天亮也看不完。”他的手指在触控板上飞快滑动,屏幕上的照片一张张切换,“这个‘孙浩’,出租车司机,身高176,年龄38,6月12日失踪的。”他把照片放大到占满整个屏幕,男人的眉眼在模糊的像素颗粒里隐约可见,“左胸有个别笔的压痕,和死者夹克的特征有点像!”
张辉往前凑了凑,鼻尖几乎要碰到屏幕,指尖点在照片男人的右手:“不对,他右手戴着块手表,死者手腕光秃秃的,而且这人是双眼皮,死者是单眼皮,眼窝更深。”他翻到孙浩的失踪详情,“家属说他失踪时穿的是灰色夹克,不是黑色,排除。”
排除的条目在系统里堆成灰色的山,每一条都曾像颗火星,在众人眼里燃起过转瞬即逝的希望。李兵对着窗外的月光吐了个烟圈,烟雾在蓝光里打着旋儿:“我就奇了怪了,这人没亲戚朋友?死了好几天没人报失踪?”他指着屏幕上的“周健”条目,“你看这个,网约车司机,身高179,年龄42,6月13日失踪,可他有糖尿病,每天得打胰岛素,死者尸检没提有注射痕迹,又得排除。”
凌晨一点半,信息系统突然“叮”地弹出提示框,二十三条疑似匹配结果像群鱼似的涌出来,研判室里死寂的空气终于有了一丝波动。小林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打滑,差点把鼠标甩出去:“系统根据身高、年龄、职业特征加权筛选的,匹配度都在80%以上。”他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咱们一条一条过,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放过一个。”
第一条“吴亮”,装修工人,身高对但职业不符;第二条“郑涛”,货车司机,有右手伤但夹克颜色是蓝色;第三条“钱明”,出租车司机,所有特征都吻合,却在半年前因醉驾被吊销驾照,现在在外地打工,有不在场证明。“这系统智能个屁,”李兵把第三条拖进排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刹车很及时 作品《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第1816章 判断死者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