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伐,甚至几十年后依旧有人想为他翻案,就跟有人试图给周扒皮、刘文彩套慈善光环一般。
饭后,回到厢房,小王同学教育丈夫道:“武训的言行确实迷惑了很多天真的孩子般的不用脑筋的老好人,但你不一样啊。去外面可不能乱说。”
“是,首长!”唐植桐主打一个听劝,立马立正给小王同学敬了个礼。
按照唐植桐的理解,电影武训传有强行为武训漂白的嫌疑。
武训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为了让家乡更多的孩子能读上书,才想着去办学。
但办学是需要钱的,所以他走上了行乞的道路。
这个“乞”可不是一些影视剧中的那种“老爷行行好、奶奶大慈大悲”,而是“你不给我,我就吃毒药死在你门口”,类似于乞丐社团、数来宝那样强迫要来的。
虽然武训没有乱花乞讨来的钱,但他将这些钱攒下来拿去放了印子钱,利滚利的剥削他人。
后来有了官方背书后更是依仗官势募捐。
拿着这样的钱去办学,获得了交口称赞,名留了青史。
这种行为在武训所处的年代是符合当时主流认知的,但不能到了新中国还人被称颂!
眼下虽然没有“武训”了,但还有为“武训”鼓与吹的人,强行扭曲历史,武训传硬把武训塑造成了一个一心为人民,临了幡然觉悟的进步形象!
在唐植桐看来,即便眼下或者以后有“武训”这样的人都不奇怪,但有人替他宣传就不同了,借“武训”来达到什么目的才是根本问题所在!
赚了不义之财,捐点款、做点善事、资助几个大学生就能洗清罪恶了?那跟花钱买“赎罪券”有什么区别?
自己以后不会成为这样的人!
吧?
“没个正形。喏,咱妈今天给买的窗帘,让你挂起来。”小王同学嗔怪的拍了丈夫一下,指着墙角的两卷竖着的窗帘说道。
“嘿,蒲帘!”唐植桐上前拿起来一瞅,认出了窗帘的材质,回头朝小王同学挤挤眼,说道:“还是咱妈贴心,生怕夏天热着你。”
“哎呀~你这人真讨厌!”小王同学不依不饶,噘着嘴,跺跺脚,一副气嘟嘟的模样。
“哈哈哈,来,帮个忙,拿个剪刀过来。”唐植桐见状哈哈一笑。
小王同学生气是有原因的,去年是两人结婚的第一年,她脸嫩、放不开,哪怕是炎炎夏日,睡觉之前也得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