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给过一遍,学习一下上面的精神。
首先是一份指示,主要内容是批评会议过多,要求减少会议,增加落实。
唐植桐对照自身反省一下,跟自己关系不大,继续下一份。
接下来是关于公共食堂建设的,表扬做得好的,要求各地方学习,甚至要求城市也成立公社,推广食堂。
设想是好的,但步子确实迈的有点大,而且跟受灾的大环境不搭。
最后一个消息是每年一度的大型会议在四九城召开,唐植桐留意了一下里面的粮食产量数据,比去年少了一大截,比前年有所上升。
这不由让唐植桐想起自己给资本家扛活时当牛做马的日子,老板最为关注的点有两个,一个是签单,一个是回款。
中间如何具体落实则关注的相对较少。
由于乙方的原因造成客户不满意,回款被拖欠,项目经理往往不敢将事情如实上报,每次汇报都是一切良好,胡编乱造些数据、行动给老板看,试图将老板裹在信息茧房里,自己好多拿几个月工资。
最后实在瞒不下去了,无非是被开除或者离职呗,反正钱拿到手了,受影响的又不是自己。
最后再把自己好好包装一下,换个城市、换家公司又是一条好汉,薪资杠杠的。
不过,粮食跟其他的不一样,没有就是没有,无法凭空变出来。
等到大城市粮食告急,粮食调不动的时候,谎言就维持不下去了。
此时,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这年头的电话没法调铃声大小,很容易吓人一跳,若是心脏不好,不知道会不会被送走。
想调节铃声大小应该不难,现在收音机已经实现了此项功能,也不知道为啥没人往这方面想,难道是因为零件体积过大?
唐植桐脑子里乱糟糟的,拿起电话问道:“喂,押运处,哪位?”
“小唐吗?我丁辉。”电话那头伴随着滋滋啦啦传来动静。
“吆,丁处,我等你这通电话等的花儿都谢了。”唐植桐一听终于有了些精神。
这阵子忙,也没顾上跟丁辉追问科学院借用实验室的事情,不成想他主动来电,得抓住机会提一提。
“就是那事,费了好一番功夫,做了大量工作,终于协调下来了。”丁辉听出了唐植桐的意思,直接道明了来意。
丁辉的话里虽然没有主语,但唐植桐知道这是他在跟自己表明协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