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的出现,给了科研人员一丝希望。
这不仅仅是加速提炼这么简单,后面跟随的是制造速度。
小本子之所以只有两个地方都是“熟人”,并不是他们投降快,而是因为白头鹰那时候采用的是扩散法提炼铀235,原料只够生产那么两颗!
但凡他们那时候突破了产能瓶颈,以他们的尿性,估计小日子已经遍地是熟人了。
国内现在有稀土矿,但缺少提炼技术。
面对钕缺口,现在只能暂时进口,但很容易被卡脖子,所以这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自己生产才能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至于如何去生产嘛,最快的办法就是“拿来主义”。
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国内能想到超磁的用途,毛子哥既然知道了磁力值,肯定也会想的到。
既然毛子哥已经在试探秦某人,那就说明他们看重这项技术,接下来只要不再泄露配方,对方想获取这项技术,就只剩正规渠道谈判这一条路。
到时候,用技术换技术,甚至是用技术换对方的技术和减免一部分债务将成为最优解。
这样做可能无法使我们在超磁领域保持领先,但唐植桐“误打误撞”配出来的比例也忒简单,只有三种原料。
秦某人已经将最关键的原料“钕”透露给对方,相信以毛子哥的科研实力,假以时日肯定能暴力破解。
到时候咱们不仅优势没了,还没有换取到技术,那才是真真正正的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