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什么时候提议了?肯定是叶主任的手笔。
施正则看唐植桐在思考,也不打断,安静的站在一旁等着唐植桐开口。
“这俩单位各有优点,保温箱偏医疗,以后跟医院打交道多一些,保不齐要出差。”怎么都是参与过手册编纂的人,唐植桐了解这年头的医疗条件,以眼下的物质、经济条件,保温箱最多能在重点城市推广一下,再往下就难了。
温饱都解决不了,没有人会把早产儿的命看的太重。
“出差好,不瞒唐老师说,我长这么大,还没机会去过其他城市呢。”一听能出差,施正则眼睛就亮了。
唐植桐笑笑,现在能出差是有能力的外在体现,因为可以从外地买一些当地不受票据限制的东西回来补贴家用,颇受别人羡慕。
不过唐植桐并不看好施正则去卫生局,出差机会肯定不会比采购员多,而且起风后很难说会经历什么。
“二商局也不差,我大概能猜到二商局要你过去做什么,虽然眼下没有出差的机会,但以后可不一定。”施正则的话里已经将二商局和孵化器联系在了一起,唐植桐想到眼下鸡蛋难以为继、生鸡收购困难的局面,琢摸着这次要人肯定跟这个有关系。
“做什么?”现在流行“服从分配”,施正则在听到消息后根本没好意思跟辅导员打听太多,但在唐植桐面前,他就没了这种负担。
“让你做个孵鸡小队长呗。三五年间,咱们四九城对鸡鸭鹅的需求还是很大的,你过去后可有的忙喽。”唐植桐乐呵呵的回道。
想打破鸡蛋、生鸡的供应困局,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从外地抽调,第二个就是自力更生。
武汉那么大的城市都已经好几个月没见到鸡蛋了,唐植桐不认为第一个办法可行,即便可行,恐怕也只是昙花一现,不可长久。
想供应链稳定长久,只有在四九城周边公社大力投放雏鸡,鼓励社员养鸡,而这种做法离不开孵化器。
唐植桐见过施正则为了实现帮扶邮电农场研制出的孵化器,受热面积都快赶上单人床大了,里面铺满了密密麻麻的鸡蛋,如果全孵化出来,堪比二三十只老母鸡齐上阵。
“啊?让我去孵小鸡?!”施正则一听是干这个,脸色就有点垮。
“孵小鸡只是暂时的,难道还真的让你一个人动手吗?不得给你配几个副手?干个两三年,不得提拔你?如果让我选,我会选择二商局。”唐植桐发自肺腑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