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以前,大臣给君王行拜礼,君王须拜礼答谢。
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君臣之间的尊卑地位开始拉大,臣拜君,君不再回拜。
不过丞相不在此列,丞相觐见,皇帝还是要御坐为起,亲自迎接的。
皇帝如果在街上遇见丞相,双方都需要下车相互施礼,这个礼节正是“封侯拜相”中“拜相”的由来。
赵高之所以敢指鹿为马,就是因为他是丞相,位置高、权柄重。
到了元朝,跪拜就成了一种常见礼仪,明清更是将其发扬光大,一级级往下走,人都快成磕头虫了。
但明清两朝也有些许差别。
明朝的时候,万邦来朝,前来参拜的使臣都得行跪拜礼,到了晚清,洋人就不用跪了,有人说是因为“洋人没有波棱盖”,身体残疾,考虑到不欺负残疾人,所以“准许”其不用下跪。
其实这种说法靠不住,如果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也是因为是洋人武力出群。
八旗根本打不过洋人,洋人也懒得朝那帮鼠尾辫低三下四,为了脸面,鼠尾辫找个理由自圆其说罢了。
不过洋人做不到“古蹲”是真的,因为他们无法在踞坐的姿势下保持身体平衡,所以国内但凡接待外国友人的地方都得有坐便器,否则他们无法完成大便。
解放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若是这时候再有人给别人下跪,那先烈们的血就白流了!
面对谷漫苍行的大礼,唐植桐躲得及时,硬是把他给拉了起来。
若是周围围着人,这个局就不太好解了,恐怕只剩下唐植桐跪回去,这一条路了。
“漫苍,男儿膝下有黄金,只可跪天跪地跪父母,你不能再有下一回了。”唐植桐将谷漫苍扶好,弯腰给他拂掉膝盖下的浮土,郑重的说道。
“唐老师,我就是我就是实在没有别的方法感谢你了。”谷漫苍泪水涟涟,他也知道下跪不好,可大恩大德摆在这里,自己真的无以为报。
“我要是真图报答、感谢,就不会帮你,早回头找那些有东西回报我的了。行了,把泪擦擦,回头买张票,等放假就回去一趟。”唐植桐拍拍谷漫苍的肩膀,一副知心大哥的形象。
眼下四九城不仅很难换到全国粮票,就连客运口也加强了管控。
旅客为了旅途中果腹,带一些能直接食用的干粮,这是允许的,但严禁携带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