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
“郑师傅好。我受学院领导委托,给学院小食堂找位大师傅,过来托王老师推荐,王老师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你。”唐植桐不嫌弃郑良才满手汗,朝他伸出了手。
“唐同志好,感谢您和师叔给我机会。”郑良才两手握着唐植桐的手,言语中充满激动。
“良才,小唐的祖上是泉城人,你们是半个老乡哩。小唐啊,刚才不还一口一个郑大哥吗?怎么这会见了人,反而不叫了?”王老师在一旁努力的拉近着两人的关系。
“王老师,您再说我可没脸见人了,郑师傅的年纪能当我叔了。”撒手后,唐植桐连连摆手,刚才对郑良才的称呼,顺口成份居多,一见了郑良才真容,喊他大哥,自己下不去嘴啊。
“咱厨师行业很注重师承,你的考试是我主持的,也能算我半个学生,你喊良才大哥正合适。”为了师侄的前途,王老师此时也顾不得自己这张老脸了,尽心竭力的想促成这桩事。
“郑大哥。”生活不易,唐植桐看王老师自己说完都脸红了,赶紧答应下来,要是再拖下去,自己说不定还得多个师傅。
“哎!”郑良才憨憨的应了一句。
“行了,你以前的事情我都跟小唐说了,咱们现在去试菜。良才啊,你能不能有个稳定的差事,就在此一举了。”王老师看了眼手表,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
“师叔,我一定尽力!”
郑良才对试菜没意见,唐植桐自然更不会有意见。
王老师先从自己办公桌上拿了一本书,才带着郑良才和唐植桐来到考试的教室,教室里厨具、调味料一应俱全,但是没有食材。
“小唐,照着这本书,随便点,只要技工学院有食材,良才就能做。”王老师将手里的书递给唐植桐,语气很笃定。
为了师侄的工作,王老师打算拼了,决定动用一下考试的食材,事后自己再自掏腰包搭人情补上。
唐植桐接过书来一瞅,中国名菜谱第六辑,商业部饮食服务局编,59年第一版,零售价七毛三。
唐植桐打开看了一眼目录,好家伙,里面光鲁菜菜品就有一百多道,很多菜品别说吃过,自己连听都没听说过。
“真的能随便点?”看王老师自信的神态,唐植桐已经完全相信郑良才确实有真材实料。
“真的,随便点,良才都能做。”王老师再次点头确认,郑良才在一旁憨笑,一点也不心虚,更没有怯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