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的那两尊大神太厉害了,任何的手段都不能用出来啊。
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少,都是乱世中杀出来的,能够站在朝堂之上的哪个不是有本事。
只是他们即使看不起马寻,也知道这家伙是招惹不起。不是他本身的能力,而是他身后的帝后。
看看皇帝的态度就行了,其他大臣做这些事情就是理所当然。而马寻做这些事情,皇帝会百般肯定、褒奖。
马寻再次奏报说道,“陛下,秦王殿下热忱、正直,此前有地方百姓拦路告状。秦王殿下奉旨查案,查的凤阳知府、留守司百户等枉法。”
“这事情刑部和中书省也告诉朕了,一切自然有律法处置。”朱元璋看了一眼李善长,说道,“韩国公,你觉得如何?”
李善长立刻出班跪下,“臣举荐有失,还请陛下责罚。”
朱元璋不置可否的说道,“人无完人,你举荐贤才也是为国分忧。只是以后举荐之人当有才学、品德,要不然就霍乱一方了。帝乡尚且有贪官污吏,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不要说李善长了,其他的一些官员们也都有些战战兢兢,生怕朱元璋拿这件事情大力的整顿吏治。
皇帝的心思是其他人难猜的,朱元璋转瞬满脸喜色,“国舅过江时吟诵临江仙,朝堂之上饱学之士不少,诸位爱卿帮忙看看。”
马寻一张脸臊的通红,这就是亲姐夫在帮他扬名。
以后的马寻身上的buff就多了,几乎是要将他给塑造成不折不扣的完人了。
论孝顺,马寻千里扶棺的经历几乎是天下皆知了,谁也不能说在孝顺这件事情上比他强。
论忠义,拒辞承袭徐王爵位,兢兢业业为皇帝办事、医治皇后、太子,谁还比他忠义?
要论能力和品行,天下人只知道马寻在救了常遇春后千里奔袭,破了徐达打了几个月都打不下来的庆阳,也知道这位国舅爷爱兵如子、救死扶伤。
现在呢,一首临江仙,一看就知道是水准相当高的词了,大明朝堂之上可没几个人能有本事做出这样的佳作。
忠义仁孝,能文能武,所以马寻在大都督府和中书省都位高权重是名正言顺的,掌管国子学、主持大明第一次会试,那也是天经地义了。
即使很多人都知道会诗词不一定就是代表着真才学,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马寻主持会试,谁也别挑理。
这不只是皇帝的信任原因,这更是马氏本来就是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