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接着道:“……却说,世上之人众多,娘的这份爱护才是难得。宇儿无论如何,也要为我尽孝。包卿,我来问你,如此赤子可是为了权势富贵才如此作为?”
包拯心中堵得难受,李婆婆这些话无法反驳,他只得拱手道:“不是。”
“宇儿乃是老身的义子,早就有言在先,要为老身尽孝,你意欲阻拦吗?”李婆婆又问道。
“不敢。”包拯觉得血管又堵了一根。
李婆婆接着又问道:“宇儿可曾恃宠生娇,行不法之事?”
包拯胸口发闷,只能接着回道:“不曾。”
“如此,宇儿便守在老身的身边,你可有异议?”李婆婆虽然看不见,但这表情却是凛然,一如当初天齐庙护犊子之时。
“臣并无异议,之前送娘娘与范宇一路回东京汴梁,臣便知娘娘甚是疼爱此子。只是他今年未到十六,心性未定。臣只恐他在娘娘宠溺之下日渐骄横。”包拯也不是傻子,如果再不说点什么,官家没准就要收拾自己了,他接着道:“因此,臣也是给他提个醒,免得范宇在骤然富贵之下,失了早先的赤子之心。”
至于范宇以利先行的那番话,却是无法宣之于口的。若范宇不承认,那就成了自己污蔑范宇,是欺君之罪。
范宇看到包拯很是窘迫,便摇了摇义母的手,“娘对孩儿的爱护之心,深重如山海。可包知府的话,也没有错处,娘就不要再责备他了。今日是杨娘娘的寿辰,不该为孩儿之事使大家不快。”
范宇知道,自己初来乍到,不宜太过出挑。他越是谦让,才越是能得到大家的体谅。
果然,杨淑妃笑道:“宇儿这孩子,确实是个懂分寸晓事的。”
赵祯听了李婆婆的那些话,也深受触动。刚刚在后面,他其实已经听李婆婆讲过范宇之事,此时又听到李婆婆提起,便又一次感觉到范宇的仁孝。
“宇哥,我身为官家,却不曾在娘的身边尽一天孝道。娘能遇到你,便是冥冥之中的缘分。”赵祯深有所感的道。
李婆婆连连点头,“官家说的不错,宇儿一直对为娘尽孝,从未有一次违逆为娘,虽非我亲生,却与官家如一奶同胞无异。”
一时之间,殿内连呼吸声都消失。
官家生母说这话,绝不是儿戏,也不是一时冲动。其中代表的意思,却是让大家都为之震惊。
曹傅看看范宇,心道只怕自己是无法报复回来了。
包拯的眉头深深皱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