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改变又不是简单的人员排列组合发生了变化,首发阵型的改变还意味着战术上的改变。
而这些改变都是源自主教练。
所以中国队场面被动,处于下风,那就是主教练的锅。
“我猜直播镜头这个时候应该在拍我们这里吧?”
在傅晓峰后场往前直塞出现失误,在中国队由守转攻阶段被朝鲜队断球后直接打反击,险些造成丢球后,助理教练蔡伯康捂着嘴对旁边的主教练何振勇说道。
“拍就拍吧。”何振勇同样捂着嘴。“习惯了。”
确实习惯了。
想当初他强行在国家队战术体系中拿下王烈,每次国家队的比赛,他都像是在显微镜下指挥球队一样。
别说国家队比赛了,他就算是去欧洲看王烈或者池震的俱乐部比赛,也得小心翼翼地做好表情管理,生怕一场比赛后他就出现在中国网络的热搜榜上。
“他们是完全不考虑体力问题吗?”
看着朝鲜球员在前场疯狂的扫荡和高位逼抢,蔡伯康吐槽道。
“崔永锡应该会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换人,他肯定得用满五个换人名额。”何振勇说道。
和早期一场足球比赛每队只有三个换人名额不同,随着现代足球对球员跑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一场比赛每队都有五个换人名额。
但为了不让频繁的换人将比赛切割的支离破碎,所以规则要求每队还是只有三次换人的机会。
否则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有多少换人名额就有多少次换人机会,那两队加起来十个换人名额,岂不是要堆出来十次换人?平均九分钟换一次人,这比赛既没法踢,也没法看了。
现在规则要求每队只有三次换人机会,不过中场休息的换人不计入这三次换人次数里。
所以为了用满五换的效果,有很多教练会选择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换人调整。
以前在中场休息就换人,被视为主教练推翻了自己赛前布置的人员安排或者战术布置。中场休息被换下的球员都是表现不好,或者不适合战术调整后的牺牲品。
但现在已经很少会有人觉得中场休息时就被换下的球员是被打上“表现不佳”标签的背锅侠了。
“如果我们没有在上半场取得领先,中场休息的时候要切换成原来的战术吗?”蔡伯康又问。
何振勇沉思了一阵后对蔡伯康说:“我不是很想这么做总觉得像是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