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他觉得自己现在就像是当年下冈潮的时候,骑着自行车送老婆去卖的窝囊废。
“对,我觉得他值。”戚昊很肯定,从商业的角度肯定不值,但是从获奖的角度那就太值了,感觉可以拿去威尼斯首映。
这次收的剧本里头,钢的琴属于出类拔萃的好,让戚昊再也看不上其他的剧本。
如果不是他年纪太轻,演不出那种感觉,怕影响电影质量,他甚至想自己出演。
最后想想,还是决定找更合适的人。
他缺钢的琴这个剧本,但是不缺陈桂林这个角色。
孩子哪怕是领养的,但是既然有了这一世的缘分,就应该当成亲生的疼。
“你还这么年轻,又是第一次当导演,你懂得怎么拍电影吗?”
这样的质问非常没礼貌。
然而,张艋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觉得三百万太少。
恰恰相反,他觉得三百万买他的剧本,有点高的离谱了。
正常情况下,院线电影的剧本价格通常从10万元起,具体价格取决于编剧的已上映作品数量和其他因素。
确实,有些知名编剧的剧本价格可以高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但是钢的琴属于看不到商业价值的本子,五十到一百万都是高价。
张艋真正犹豫的是——戚昊行不行?
1999年,张艋从中戏毕业,回到了老家铁岭,在铁岭评剧团他看到了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
这架钢琴虽然还能够发出声响,但漆面早已龟裂,琴键也失去了弹性。
父亲告诉他,困难时期,团里演样板戏没有乐器伴奏,人们就自己造了这架钢琴。
这架自制钢琴激发了张艋的创作灵感,他开始写钢的琴的剧本。
这个剧本,他足足写了六年!
可惜,拍它需要的钱更多,张艋只能先拍耳朵大有福,希望能够吸引到行业资本的注意。
耳朵大有福口碑确实不错,然而三百万成本一百五十万票房,更加让资本望而却步。
大资本看不上,小资本不敢投。
听说有人高价买剧本,他才打起了要不干脆卖掉的心思。
这样一来,钢的琴就有了面世的机会。
而他也将有足够的钱去拍以后的作品。
“剧本我看了,非常详尽,连空白处都写满了解析,有的地方还画了分镜,坦白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公子阿宝 作品《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第121章 你在逗我吗?(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