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戚昊还给剧组的人留下了工作狂的印象。
他每天工作长达十二个小时以上。
这部电影没有分ab组,两个执行导演也是打下手的命运,顶多就是偶尔有机会在张艋的指导下拍一些不重要的镜头。
演员可以两班倒,工作人员协调一下也不用真的上工十多个小时,但是戚昊这个导演却是每天都在剧组从头待到尾。
关键是他工作十二个小时丝毫不显疲态。
在休息椅上歇个十来分钟,顿时就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没错,休息椅!
有了系统版的休息椅,自然是可劲的造。
如果不是担心表现的太夸张会被人送去切片研究,而且戚昊还要留出晚上的八小时进入训练空间,他说不定每天拍十六个小时。
即便如此,钢的琴的拍摄进度也不算太快。
戚昊毕竟第一次执导,他又不愿意将就,所以经常有很多镜头拍了一遍不满意,或者突然有了个新的想法,就再拍一个版本。
反反复复的拍。
拍完了也可以推翻重新拍。
甚至有一场戏是拍完三天之后,戚昊又带着人回来重新拍的。
张艋不得不提醒他,你这样搞很容易超支。
国产电影的平均胶片成片比例是1:3,就是三尺胶卷拍一尺的戏。
执导阳光灿烂的日子,姜闻烧了25万尺胶卷,成片比是1:15。
戚昊虽然没有姜闻那边夸张。
但是平均下来的消耗也超过了1:6,看得张艋无比心疼,如果换做是他来拍,他能做到1:2.5,甚至1:2的水平。
没想到,你个浓眉大眼的也超支。
戚昊无所谓,超支就超支吧。
姜闻是超支几千万,超支的让出品方想要提桶跑路,而他顶多就是超几十上百万而已。
大不了咱就追加投资。
时间很快就到了元旦,2009年迈着坚定的步伐走来。
过去的一年,有灾祸有奥运,而戚昊借着系统的帮助,还有高阳的青睐,一只脚迈入了资本的行列。
另一只脚要等电影上映并且盈利了才能迈进来。
如果能够盈利,那自然就会成为资本市场的香饽饽,如果不能盈利,虽然高阳不会说什么,戚昊的投资也肯定会变得更加保守。
他没有随云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公子阿宝 作品《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第133章 超支就超支吧(求双倍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