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继续强硬撑着,她的劝谏怕是除了惹得官家厌烦,就没有其他任何效果。
另一方面,她想坚持下去。
毕竟,罢辍常朝,既是态度强硬,又何尝不是臣子胁迫的结果?
都已经到了罢朝的地步,不妨再坚持一下。
万一,官家就妥协了呢?
犹豫不决,充斥着内心。
半响,她还是做出了决定。
“俊儿身子骨越来越差。”高氏徐徐道:“公公可否在官家面前提一嘴,让官家来探望一二?”
再劝一次!
最后一次!
老太监面色迟疑,终究还是应下。
“诺!”
丹楹刻桷,青瓦朱甍。
欧阳府,凉榭。
欧阳修、吕公著二人并列,观赏浅塘。
“一连几十道奏疏,逼得官家罢朝,不知官家究竟会否妥协?”欧阳修垂手,望着池塘游鱼,莫名慨叹。
六十有一,花甲之年!
作为文坛领袖,入阁已有两年之久。
内阁大学士,已然是屹立于百万读书人巅峰的存在。
从仕途来讲,他仅有两条路可走,或进或退:
其一,拜相。
除了大相公韩章以外,还有五位内阁大学士。
要是掌握好时机,从五位内阁大学士中拔尖而起,夺得百官之首的位子,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二,致仕荣休。
从理论上讲,内阁大学士不一定得三年就退。
不乏一些本事不俗的大学士,入阁六年方才致仕荣休。
但,他这一脉不一样。
遭到贬谪的文彦博受了新帝的恩德,已然召回入京,任权知开封府。
一把椅子,两个人争。
要是他不能拜相,那肯定就得跟文彦博争椅子。
文彦博,那可是一等一的老资格人物。
党内竞争,他还真就不一定干得过文彦博。
如此,自是没有缓和的余地。
要么拜相登顶,要么致仕荣休。
欧阳修望着水塘,心中有种难言的滋味。
他有预感,此次“制衡之争”就是人生的转折点。
老实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本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花雪飘飘飞 作品《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