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考虑。
两成左右,先帝几乎就会妥协。
毕竟,两成意味着起码有两脉的人上奏,一不小心就会引发大幅度的党争。
如今,三成!
单是上奏的奏疏传递的压力,就足以任何人心中慌乱。
即便是皇帝,肯定也心慌。
“你我二人的门生故吏,王老太师的门生故吏,昭儿的门生故吏,不都上奏了一些反对的文书吗?”韩章抚须含笑。
一生大起大落,经历过“一书奏罢四宰执”、“庆历新政”、“入阁之争”、“立储风波”,三成的文官也难以让韩章有些压力。
“七八十人支持外戚入边,百余人反对外戚入边。”
王尧臣摇摇头:“其中意味,可是一点也不一样。”
支持的八九十人,源自于几大派系。
反对的八九十人,仅仅是韩章一脉。
意义不一样,重量自然也不一样。
韩章面色平和,没有说话。
约莫十息,缓缓道:
“要认清一人,不但是观其言,亦是得观其行。”
“新帝登基,谈吐不俗,一言一行皆有莫大魄力,甚至是有开疆拓土,王化燕云十六州的意愿。”
韩章面色严肃:“趁此良机,自可知晓新帝究竟真的有谋勇兼资,还是志大才疏。”
“但凡新帝有谋略,就可知晓韩某肯定是支持昭儿。但凡他撑得住,撑到昭儿携大势归来,凯旋功臣、大相公、皇帝一齐支持某一件事——”
韩章眯着眼睛,眺望大内:“镇压天下,也并非不可。”
王尧臣默然,点头以示认可。
皇帝有名,大相公有权,江昭有兵。
执掌三十万大军,何尝不是一种威慑?
余下四位内阁大学士,无有一人掌兵。
没有兵权,难不成还真能翻了天?
要是新帝真的有莫大魄力,那么上奏的七八十份举荐外戚入边的奏疏,就是无用的白纸而已。
“不急。”
韩章摆摆手:“且一观新帝的言行。”
“要是新帝妥协,就当是替昭儿认清了新帝的性子。”
“反之,要是新帝能够坚持己见,那才是干大事的人。”
韩章不甚在乎。
要是新帝选择妥协,无非就是让外戚和一批文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花雪飘飘飞 作品《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辍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