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丰元年,一月初。
会州,中军大帐。
着甲军士,长矛上举。
三步一人,肃然而立。
主位,江昭口含蜜水,面色平和,眼中平和无绪。
自主位以下,席分左右。
左列,以章衡、顾廷烨、种谔、包顺为首的文臣武将,皆是面色肃然,不苟言笑。
右列,以梁乙理、嵬名漫遇、薛宗道为首的西夏臣子,面色凝重,严阵以待。
除此以外,还有几十位没资格入座的大周、西夏官员,凛然肃立,目不斜视。
一杯蜜水饮尽,竹杯轻放。
江昭向下望去,注目于一位熟人。
“嵬名国相,近来可好?”江昭淡淡一笑,问候道。
国主遭到阵斩,西夏为之大乱。
持续了约莫十天左右,李谅祚七岁的独子李秉常继位,太后梁氏垂帘听政。
几位议和负责人中的梁乙理,便是梁太后的弟弟。
以西夏的政治习性,要是不出意外,嵬名漫遇的国相之位迟早被摘去。
取而代之者,就是梁乙理。
如此,嵬名漫遇怎么可能好?
果然,嵬名漫遇脸色猛地一黑。
作为李谅祚的族叔,也是国相。
国主御驾亲征,国相自是主管治政,维持朝廷运转。
谁承想,国主竟是遭到阵斩。
幼主登基,太后垂帘听政,旧臣的处境一下子就糟糕起来。
就连求和,也并非是以他为主,而是以国舅梁乙理为主。
“哈哈!”
江昭摇摇头,轻笑一声。
昔日,先帝驾崩,嵬名漫遇南下吊唁,一口一句“上国”、“岁赐”,伏低姿态,却又不乏威逼胁迫之意。
如今一观,不过是插标卖首之辈尔!
“说正事吧。”
笑意一敛,江昭望向西夏一方,徐徐道:“使者求和,所求无非是国主尸身、俘虏与互不侵犯和约三样吧?”
边疆求和,流程并不繁杂。
一般来说,就是失败方承认战败,谦卑求和。
在胜利方的主导下,胜利方摆出议和条件,失败方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即可。
本质上,就跟市井小贩砍价一样。
梁乙理、嵬名漫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花雪飘飘飞 作品《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第二百零三章 熙丰议和!(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