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望所说的铜匦,其实就是大唐朝的“意见箱”,不仅仅永安坊,其他坊也有,长安县衙等地方也都设置了同样的铜匦。
李秘第一次见的时候,心里还佩服这大唐朝的匠人精神。
因为这“铜匦”意见箱,比后世的意见箱还要精致还要周到。
这铜箱子内部分成东南西北四个格子,分设了投书口,放进去就取不出来的那种。
而这东西细就细在四面的功能分类不同。
东面写着“延恩”,专门收集赞扬和歌颂武则天政绩的信件。
西面写着“伸冤”,是为了遭受冤屈者准备的,有点像后世的信访,也像古代的登闻鼓制度,给了平民百姓伸冤的途径和通道。
南面写着“招谏”,是为了收集对朝廷政策的一些建议和意见,也算是纳谏的新举措。
到了目前为止,这个铜匦意见箱,绝对是极好的一个创举。
让人诟病的是北面,北面写着“通玄”,是为了自然灾害以及军事机密,告发官员等等事件所准备的。
简单来说,北面这个投书口,就是为了告密者所准备的!
李秘还在回想这铜匦,却听得许望道:“这铜匦,正是鱼保家发明的,凭借着铜匦,鱼保家才得以进入了朝堂,继续为圣人发明创造一些新奇机巧。”
李秘早知道对于官宦人家而言,大唐的从政道路很宽,除了科举考试,写诗画画下棋甚至隐居都有机会做官,但没想到这家伙发明了一个意见箱都能做官。
自家老爹不也想着让他从修道这条路挤进官场么,虽然最后是狄仁杰点破了老爹不是为了让他做官,而是为了避难。
这鱼保家也属实有点脑子,知道武则天喜欢告密者,发明这么个东西,武则天又岂能不高兴?
武则天鼓励告密,否则索元礼这样的人,也不会得势。
她甚至给地方官员下令,但凡告密者,朝廷安排食宿,沿途的官舍和驿站必须负责接待进京告密的人,而且按照五品官的膳食待遇,无论是士子,农夫亦或者樵夫渔民,在告密这方面,真正做到了不分高低贵贱。
有鉴于此,竟催生出了一条新的从政捷径,那就是进京告密!
身为发明人,鱼保家不仅得到了大量的赏赐,还备受武则天重用,甚至破格加官进爵,漫提多风光。
但如今,索元礼把他揪出来,问题可就大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