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朝李忠耿这么一说,后者倒是没有半句怨言,也不容那几个军士婉拒,已经取了一个小钱袋,竟是整个钱袋塞到了火长的手里。
“辛苦诸位兄弟了,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诸位不要嫌弃”
李忠耿本就是个乐善好施的人,家底虽然轻薄,但出手豪爽阔绰,这也是他深得人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比李秘更懂人情世故,迎来送往更是滴水不漏。
几个军士倒有些不好意思,但如何都拒绝不了,只好收了,算是许下一份人情。
待得军士离开之后,李秘才问道:“哪来这么多钱?”
李忠耿微微一愕:“这不是你的钱么?”
“我的钱?”
说实话,李秘还真没关心过钱的问题,身上也没带几个铜板。
“这些都是官府衙役送过来的,说是你的俸银和禄米以及田钱,还有一些例钱什么的,这个月就收了两万多钱呢!”
我艹!
李秘差点没骂脏话。
难怪街坊邻里连骂街都暂停,一个劲儿夸李忠耿生了个好儿子,原来自己的工资这么多。
这段时间李秘的官职实在换得太过频繁,自己也没想过工资方面的事情。
大唐朝廷倒是半点不含糊,该给的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甚至于游击将军之类的官职被剥夺之后,还有类似离职补偿金之类的收入,而且数额也半点不小气。
除此之外,屋里还有不少绸缎和布匹,这还是李忠耿留下来自用的,其他都送到武三娘铺子里去售卖了。
听着老爹细数家里的“天降横财”,又琢磨着去哪家酒楼给李秘置办接风家宴,李秘整个人都有些松软起来。
“三娘还在铺子里么?找个小孩去告诉她一声。”
李忠耿瞪了他一眼:“男儿大丈夫,自当志存高远,整日里想着家里婆娘,能有什么出息!”
“???”
这不是你老人家把我卖给人家做赘婿的?
现在有脸跟我提什么志存高远?
李忠耿老脸一红,讪讪笑道:“放心,咱们永安坊的街坊邻里,你又不是不知道,打从你踏入坊门,便早有人去告诉三娘了的。”
“再说了,三娘确实整日里记挂着你,这段时日每天往衙门跑,专是打听你的消息,鞋底都磨破了好几层”
李忠耿叨叨絮絮说了一阵,又拍额头说忘了去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