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傅再机灵到底也只是个熊孩子,一时半会儿也没能理解。
李秘这才听说丘神勣杀良冒功的事,怎么就能去暴揍他了?
可他又说不是为了翻案,这就更是令人费解。
“不翻案,如何拿捏他?凭什么让他心甘情愿撅起屁股给你打?”
长孙傅受限于思维,顺理成章地认为,一般做法自然是调查清楚杀良冒功的事实证据,以此来要挟丘神勣。
但李秘知道,这家伙不可能留下半点证据。
他原本打算去大理寺或者兵部的案牍库去翻找当年的卷宗。
可想想还是放弃了。
因为李秘知道,这种事不可能留下半点卷宗。
即便留有卷宗,那也是为丘神勣歌功颂德,彪炳战功的废品,没有半点利用的价值。
李秘真正看中的确实是这桩案子,但并不是为了翻案,而是他嗅到了丘神勣杀人的动机!
或许所有人都认为,丘神勣杀良是为了冒功,这是符合逻辑推理的。
但如果加上丘神勣的为人,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动机,是破案的关键。
丘神勣与曹丞相一般无二,对人妇有着病态的癖好。
他先杀了章怀太子李贤,而后又博州平叛,琅琊王李冲也死了,当时李冲的父亲,也就是越王李贞也起兵响应儿子造反,最后也被杀了。
这些人要么是太子,要么是王爷,身边的人妻自是少不了,而且环肥燕瘦,佳丽无数,对于丘神勣而言,这根本就是掉进了蜜罐里啊!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病态的心理就更是如此,这种癖好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欲壑难填,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寻常的人妇已经无法满足他那变态的渴求,太子和王爷的女人,对于丘神勣而言,有着致命的诱惑。
所以李秘推测,杀良冒功固然是有,但另一个原因则是,丘神勣要杀掉这些见证者!
他定然是在博州偷偷收了一些王妃之类的要紧人物,但毕竟是众目睽睽,亦或者为了威胁身边的人,所以不惜杀掉了一千余家的无辜百姓,以此来震慑这些人。
当然了,也有可能只有少部分人知晓内情,但他抵达的时候,叛乱已经平息,没有了战事,他就失去了大规模杀人灭口的渠道和借口。
所以趁着杀良冒功的机会,将这些知情人,也全都当成百姓给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