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怪都怪你武则天目不识珠,没有重用我李秘,否则如今又哪里轮得到我来辅佐太平公主?
起码在场诸人,都听出了同一个意思。
武则天身为皇帝,竟让李秘在这大殿上嘲讽,她又如何能不气恼。
但她却反倒笑了起来。
“我算是听出来了,看来李秘你还是不服气啊。”
“不如这样,你不是爱查案么,朕让你做大理寺丞,与徐有功一道办差,这不就是你一直想要的么?”
原来武则天一直知道李秘的志向。
可既然明知道李秘想查案的志向,最后却连个机会都不给,这像话么?
这不像话。
很不像话!
“大理寺丞啊,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从六品上的官职,好大的一顶官帽子,不过算起来,还不如五郎六郎卖一次笑来得大呢。”
“敢问徐有功可在殿内?不也跟其他五品以下的官员一样被打发回家了么,连殿内都没资格进来,圣人对我李秘可真是一如既往的大方豪气。”
李秘阴阳怪气起来也是没谁了。
六郎张昌宗是太平公主的棋子,李秘本不想拖他下水,但为了激怒武则天,李秘也只能极尽嘲讽之能事。
“放肆!”
果不其然,这番话属实踩到了武则天的痛脚。
“你既想做府令,便一辈子去做你的府令!”
“狄相,回去便草拟诏书,准许太平开府置官,但不得置长史司马,没有从事中郎,诸如正行参军一应功曹等都不得设置,除了提及马球蹴鞠等诸多赛事,其他事宜不得沾碰!”
在大唐朝,开府置官是皇子才有的待遇,皇子官署里都是正经官员,能参与办公,不少名臣武将,也都曾辅佐过诸多皇子,做过皇子的属官。
而太平公主等诸多公主,虽然没有官署,但嫁人之后有公主府。
武则天让李秘担任的所谓府令,通俗来说,其实就是公主府的大管家。
照着大唐官制,公主府设令一人,从七品下,府丞一员,从八品下,录事一人,从九品下。
整个公主府,也就这么三个人,负责公主名下那些奴婢啊,家产,生意,田园征收之类的事情。
这三个官员名义上算是宗正寺的编制,宗正寺专门管理皇家儿女的事情,这三人就是宗正寺派给公主的管家了。
武则天虽然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