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秘心头大喜,朝众尼姑道:“既认得这棍子,你们可以停手了吧?”
为首老尼姑率先回过神来,朝李秘问道:“这八面明王棍,你是如何得来的?”
李秘故作高张,昂起头来:“某乃太平公主府令,这是公主殿下赐给我的!”
真要解释这棍子的来历,难免要牵扯到那个满地尸体的山洞,讲起以往的案子,又臭又长。
李秘干脆搬出太平公主来。
太平公主富可敌国,人尽皆知,如此一说也是合情合理。
那老尼姑也是轻叹了一声。
“没想到啊,我净土宗的法器,竟落到了太平公主的手里”
“净土宗的法器?”
李秘早知道这金刚杵来历不凡,毕竟连胡僧摩勒都眼红不已,只是没想到,这还是什么法器。
佛门东传之后,衍生出不少流派,李秘对此了解不多,也不知道这净土宗是什么来历。
但这些尼姑对这所谓圣物都流露出敬畏之色,这就是个好事。
“我净宗初祖乃庐山慧远大法师,当初倡导弥陀净土法门,与十八高贤共结白莲社,鸠摩罗什读了大法师的经书都惊叹连连。”
“彼时有个名唤弗若多罗的僧人到得关中来,他能背诵梵文的十诵经,鸠摩罗什法师便据此翻译成汉文,然而这才到了一半,弗若多罗便圆寂了”
“慧远大法师听说有个僧人能背诵这经文,便派了弟子去请,这才帮着鸠摩罗什译出了整部的十诵经,而这个同样能背诵梵文十诵经的,正是圣僧昙摩流支,你手里这个金刚杵,便是昙摩流支的法器!”
“昙摩流支钦佩慧远大法师的德行,便将法器送给了祖师,由是成为了白莲社承传几百年的法器。”
“你且跟我来看!”
那老尼姑讲得兴奋,也有些顾不上李秘的男儿身份,将李秘带到了大殿来。
但见得那大殿上供奉着一件几乎一模一样的金刚杵。
不过那金刚杵一看就是复制品,用的是黄铜,虽然看着很是相似,但质感截然不同,看起来轻飘飘如同一个空壳子,缺少了古朴的灵魂。
“难怪说这么多,原来是看上了我的棍儿!”
这老尼姑叨叨絮絮从东晋开始讲起,差点没给李秘科普净土宗和白莲社的发展历程。
如今眼巴巴看着李秘手里的金刚杵,心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