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辩?你这老贼听信一面之词,先入为主,将李秘看做苦主,要我来抗辩,我还是苦主呢!”
“这些个腌臜贱人,毁我房产,坏我生意,刁蛮粗野,冲撞禁军,一桩桩一件件那都是大罪,要抗辩也是他们抗辩!”
张柬之呵呵一笑,指着街上那些受伤的百姓道:“这些人都受了伤,你的禁军可受伤?谁打谁,看看伤势便也清楚了。”
武懿宗怒道:“你这老贼分明是针对我,他们只是打不过,谁受伤谁有理?受伤的就不可能先动手?”
张柬之仍旧保持着微笑:“他们只是平头百姓,不是每个都是郡王大将军,谁不要命了敢动禁军?”
武懿宗也是分毫不让:“本王不承认,你奈我何?”
在这个口供为王的年代,双方各执一词,也只能通过判官来定夺。
而眼下,张柬之就是判官。
“这个简单,在场诸位,但凡目击今日之事的,都来作证,证词登记在册,大家都不是瞎子,李秘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收买所有人。”
这年代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现场勘查之类的,起码不会细化到那种地步,除了口供之外,最重要的自然是目击者的证词。
这也是古代为何出现那么多诬告冤案的原因,因为目击者的证词不具客观性,如果有人做了伪证,自然会影响办案结果。
而目击者的证词分量有多大,看的是身份地位和社会声望。
从这个角度来看,堂堂河内郡王的证词,自是比这些百姓的要可信。
但眼下却不一样,因为百姓人多啊,这个事情又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更何况,这边厢还有同样是三品待遇的太平公主作证的!
张柬之此言一出,早已激愤难当的老百姓纷纷上前来登记证词。
武懿宗一看张柬之这是要以多欺少,双眸顿时展露凶光,但也只能巴望着索元礼和来俊臣快点来救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