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懿宗一脸惊诧,但被李秘一句话就堵了回去。
“是,为了迎接圣驾,庆山寺半个月前进行了一次大修”
李秘也无二话。
“炸毁大佛需要开凿炮眼,凶手必是以那次大修为掩护,只要将参与大修的匠人全都抓回来,便能瓮中捉鳖,揪出凶手了。”
武懿宗整个人都傻了。
虽然他很容易理解这个道理,推理过程也并不复杂,而且又是情理之中。
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李秘,你说得倒是轻巧,为了大修,庆山寺召集的督造和匠人以及民夫等等,加起来得有一万六千多人,很多还是戴罪之人,做完之后便发配到了边地,我去哪里把他们都找回来?”
李秘也是无语,白了他一眼。
“那些戴罪之人,既然已经发配到了边地,就没有引爆的可能,而且开凿炮眼这种程度的作业,不是随便一个民夫都能做的,必是经验老道的匠人,能爬上大佛的应该没几个吧?”
李秘也不是没想过,如果安装炸药,与引爆炸药不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团伙,那么召集参与大修的匠人,就失去了意义。
但土炸药是跨时代的产物,这等天大的秘密,自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而且因为没有雷管和高效的引线,引爆炸药同样是技术活。
加上炮眼的位置以及先前的部署等等,必须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团伙,才有可能成功引爆。
李秘更倾向于团伙作案。
是因为大佛炸得稀碎,必然是不同的炮眼,却同时引爆,就必须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点位,同时点火引爆。
亦或者根据距离长短和引线的燃烧速度,约定点火的先后顺序,达到同时爆炸的效果。
无论如何,都需要团队协作。
照着武懿宗的说法,半个月前的大修,动用了一万多人,这意味着时间紧迫,所以才会召集大量的人力资源。
如此紧迫的时间之内,想要安装如此巨大当量的土炸药,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是团队协作才有可能办到。
而如何选择炮眼和承重点,这可是技术活中的技术活,这个团队成员或者首脑,必须具备极其高深的工程学知识。
综合起来,他要找的其实并非那些戴罪之身,亦或者寻常的民夫或者工人,而是那些中坚力量,甚至是拥有着决策权的高级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