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倍镜,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西洋镜或者列文虎克之类的词语,认为眼镜这一类透镜或者倍镜,是西方发明的。
事实上,我大中华才是这类科技的老祖宗,而且还是有实物证据,并非单纯典籍记载。
出土于东汉广陵王刘荆墓的金圈水晶放大镜,就是我国目前发掘到的最古老的眼镜,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这个天然水晶材质的放大镜,小巧玲珑,纯度极高,通透清晰,抛光了晶体制成凸透镜,是活脱脱的证明。
而典籍之上,墨子的著作就记载了光学知识,说明古人制造透镜倍镜是有着严谨的理论知识做基础支撑的。
当你了解到这些之后,一行法师的浑天仪铜管里出现倍镜,也就不足为奇了。
李秘就是吃了历史知识匮乏的亏,被这用作天文观测的倍镜给吓了一跳。
在他看来,这已经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产物了。
更让他惊奇的是,这个铜管还是内外双圈管,而且能够前后收缩,居然是两个倍镜,这根本就是一个天文望远镜!
李秘无法理解,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做支撑。
在陕西某地的周初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一些甲骨文,这些甲骨文字小如粟米,要用五倍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反推过来,3000多年前的古人,如何在甲骨上刻下如此微小的文字?
说明他们当时就已经有了能放大字体的发明产物啊!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战乱等诸多原因,使得很多东西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所以,今人一定要保持敬畏,永远不要低估古代先贤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李秘强忍着内心激动,开始观测天象。
在如此强大的倍镜之下,他很容易找到了北斗七星,黄道游仪开始缓缓转动起来。
此时铜管中心处,李秘找到的最明显的,也是最好认的,是天蝎座,因为亮度够高,而且形状像个蝎子。
李秘认得的星座不多,大多像猎户座或者蝎子座之类,外形上比较生动形象的。
当然定位在蝎子座之时,李秘突然灵机一动,照着铜管里观测到的星图,转动中控台的表盘。
在他的推测之中,表盘应该是用来记录的工具。
铜管观测到天象之后,转动表盘到相应的位置,就能对应天象,再根据表盘来拓印,就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