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的岩质星球,体积相对较小,没有大气层,没有水源,不适合人类居住。
但人类利用相对初级的行星改造工程,克服了这些问题,人类虽然无法建造戴森球级别的星际工程,但那种扣在星球表面的透明‘大碗’,也就是生态隔离罩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司空见惯。
然而,面前的yn-342却是一种全新的形态。
若是将那颗岩质星球比作一颗大号的瑜伽球,而那座人造殖民基地,则宛如一块方方正正的木板,直接压在了整个瑜伽球的上方。
虽然那座面积至少5万平方公里的平台上方,也扣着一个透明‘大碗’,但这个‘大碗’朝向程乞的位置,建造着一个奇异的入口。
入口像是一枚巨大的白色戒指,竖立在平台的前方,直径至少上百公里,傲立于深宇,威严震撼。
‘戒指’中间并没有实体的隔离门,而是仿若由蓝色能量构成的瀑布,甚至还有不断流动的视觉观感。
“我的天。”
杨笛见到这一幕,面色震惊,下意识的向前行走了几步,无限靠近星舰观察窗,颤动的瞳孔中,倒映着远处的壮丽奇迹。
杨笛瞪大眼睛,抿了抿嘴道:“我曾经构思过这种模式,起初的想法是一种无遮挡的宇宙观测站,他们竟然完美的实现了这个方案,而且已经扩展到这种级别。”
“这种结构可以精准抵消星球的原始重力,同时在平台表面生成标准且均匀的人工重力场。”
“程乞先生您是知道的,如果环境因素紊乱,那么所有的科研数据,都会出现误差!”
杨笛双手搭在隔离窗上,就像是羡慕别人家小孩玩具的孩子,“而且在这种结构下,可以完全避免地表凹凸、熔岩裂缝等恶劣地貌的限制,可以放心大胆的实现理想中的基地建设,而且在光照与恒星能量的获取层面,这种结构的效率也更高。”
“但这种结构的建造难度很大,也可能藏着其他未知隐患。”
杨笛的神情难以描述,既是兴奋,又是好奇,同时还有些懊恼,“所以,曾经的我只是浅尝辄止,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构思。”
程乞的眼睛也在闪烁着。
宇宙不比陆地,看似是只是一种结构的变化,但其实不知道要克服多少技术难题。
众人换乘小型登陆艇,不断的靠近那巨大的白色‘戒指’,在小武的授意下,小型登陆艇一头扎入了戒指中央的蓝色能量瀑布,进入了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