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人惊异的是,天半相关的内容,不但在微博、抖音、pi站等互联网平台上铺天盖地,在微信指数中,也取得了让人跌破眼镜的数据。
微信指数是微信团队在2017年推出的一款数据分析工具,主要用于衡量某个关键词在微信生态内的被提及的频率——如搜索、聊天对话、朋友圈、公众号文章等。
虽然微信指数反映的只有微信软件内部的声量,但微信作为一款国民性软件,早已广泛普及,因此,微信指数也算是一款能够较为直观地体现某些事件作品热度的工具。且由于2018年,微信指数功能尚在上线初期,还未被粉圈瞄准,数据比较“脱水”,可信度还是很大的。
在微信指数中,天半的指数峰值高居榜首,已经突破了7000万;“李益明”屈居第二,差了一大截,但也有4000万左右。
这是两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要知道,2017年除夕夜的春晚,微信指数也不过8000万!
业内有句玩笑话,“朋友圈火了的剧才是真火了”。此话固然简单粗暴,却是社交媒体时代最真实的热度试金石。
微信是熟人社交场,能在朋友圈中被分享,意味着这部剧已经有了自来水,而非三毛一条的数据女工。熟人的推广比什么广告都有效果。此外,聊天话题本身就是一种社交货币,朋友圈人人追剧时,你不追剧,难免显得落伍,谈资不足。
微信指数的飙升,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天半已经步入了社交货币的行列。
事实也确是如此。
胡奶奶拍下了电视机上正在播的天半,发布到朋友圈:好剧!快看!,收获了步行街邻居的一致点赞;
孙笑笑精心截取了李益明各个角度的美图,调色精修后用妈妈的微信账号发布朋友圈,配文道:天半里的这个小姑娘实在太好看啦!
孙笑笑的姑姑在底下评论道:你家电视剧里的人咋比我家的白?
孙笑笑同学的家长在底下评论道:我总觉得她贼眉鼠眼的。
孙笑笑的班主任在下方评论道:这部剧不错,对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很有益。
郑博瀚随手拍了一张天半的剧本照片,发在朋友圈,没有配一个字。被自己的编剧朋友们在下方组团刷屏:这老小子又装起来了。
某位网友感慨地发布微博:在地铁上抓紧时间刷了一集天半,正看到要紧处,被旁边的大叔剧透了!
某位宝妈在社交平台上抱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渡平 作品《体重兑换系统:胖子逆袭计划》第352章 大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