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世界观和作者的脑回路,不能脱离设定,几乎是戴着镣铐跳芭蕾。
绍光济想拍好天君,当然是选第二条路的。
难处就在于此。科幻小说,可不是人人都能写好的。如果随便摸个编剧就能对上艾晓东的脑回路,补全出和他同一水平的科幻设定,构建出与他的原著小说毫不违和的融洽世界,才真是闹了鬼!
绍光济拍纪录片出身,对于这种瑰丽的、天马行空的文学,天生不擅长。让他填充天君那几万字的文本,扩成一部两三小时的电影,实在是有些为难。但艾晓东又是个疏懒的人,卖版权卖得痛快,让他亲自动笔写剧本写设定,那就是另外的价钱了。
天君的剧本和设定,绍光济写了很久。始终无法达到艾晓东原著那种信手拈来的深邃、冷酷和壮美。把他愁得要不的。
苦思冥想之下,绍光济走上了最常见,也是最好用的一条路——
缝合。
将艾晓东其余短篇小说的设定缝进天君中,一切困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一来,这些作品系出同门,风格近似。不会像绍光济本人写出来的四不像一样,产生巨大的割裂感,让观众看出两位作者巨大的水平差距。
二来,这些小说都是艾晓东的作品,谈起来也方便些。
三来,还能增加作品的厚度和丰富度,比天君那根骨头棒子,不知道丰满了多少!
绍光济如获至宝,立刻将这事知会了艾晓东,表面上是征求意见,实际上不过是通知罢了。
艾晓东对绍光济的想法不置可否。他是个懒散的人,在前世,他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的小说是我的小说,电影和电视剧,只是小说的克隆羊。”对于影视化改编,艾晓东没有什么管控欲。绍光济想缝就缝呗,又不会少块肉。
有了艾晓东的默许,绍光济自然开始了他的缝合大业,一口气缝了十几部小说的设定给天君。艾晓东两眼一睁,成日家不是和新空出版社打官司,就是在外面度假,连问都没问。
虽然如此,绍光济却并未购买这些被缝合小说的版权。虽然听起来匪夷所思,但这在内娱,乃至世界娱乐圈,是一条被默许的潜规则,叫作“灵感吸收式开发”。
说得直白点,就是买了同一个作者的甲作品,顺手把他的乙作品里的精华部分薅走,并且不用支付版权费。
这种做法虽然有失厚道,却是这一行里常见的勾当。作者不会反对,因为没必要为了这点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渡平 作品《体重兑换系统:胖子逆袭计划》第428章 沉默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