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畏的雨中戏了。
一些老片中,有不少这样的经典镜头:
女主角去世,男主角抱着女主角的尸首,跪在地上,在雨中仰天长啸
虽然这种经典款动作被网友揶揄为咆哮派,实际上实操起来,就知道有多么困难。
“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在这种场景中是写实描写。雨水冲脸,睁开眼睛变成了难事。如果配合仰天长啸等动作,雨水灌满鼻腔和嘴巴,那滋味就更俏了。
在水流冲刷下控制面部表情已经是难事,更难的是,雨水会模糊可见度,也会和泪水混为一体。如果干戏里演员表现出七分的悲伤,就能让观众感同身受;那么雨戏里,演员要将表情做得更夸张,情绪至少要扩到十分。
此外,雨中戏往往是整部作品的高潮。需要多次重复拍摄。一月的霞滩气温只有十度左右,这样的天气里,在冷雨里浇上一遍又一遍,也够演员喝一壶的。
与这些难题相比,雨中戏耗费大量资源人力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值一提了。
安娜多丽雅剧组严阵以待,骆尧知道这场戏有多么重要,今天一整天,只排了这一场戏。务必要让商叶初做到尽善尽美。
商叶初当然明白骆尧如此安排的用意。
赵乐乐这一角色,不夸张地说,是商叶初从业以来,最讨厌的一个角色。她所做的那些恶事,商叶初想十天十夜,也理解不了。
剧情中,赵乐乐刚刚害死了一整个村子的自梳女,也害死了自己最重要的爱人。观众此刻对赵乐乐的厌恶,必然已经到达了极点。如果赵乐乐的悲痛不能带动起观众的悲痛,赵乐乐的悲哀不能感染观众的情绪,这一角色就彻底毁了。她会变成经典的荧幕二世祖形象,千万人唾骂,变成林枫语这一角色的垫脚石和踏板。
赵乐乐的悲、哀、绝望,必须让观众又爱又恨——咬牙切齿之余,生出一点无可奈何的怜悯。让人觉得,“她虽然害死了一整个村子的人,可她也实在可怜”!
这恰恰是商叶初最无法共情的一点。
“她们只是失去了生命,但赵乐乐可是失去了爱情啊!”
在看到剧本这段情节的第一天,这段话就鬼使神差地黏在了商叶初脑膜上;直到现在,仍在商叶初脑中三百六十度立体回放!
在商叶初看来,生命当然大于爱情。那种实在不惜命的,自己为了爱情抛却生命也就罢了,连累得别人七横八竖地死,这不神经病吗?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渡平 作品《体重兑换系统:胖子逆袭计划》第465章 三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