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招亲有三个要求。
一、三十以下,身家清白;
二、武功卓绝,技压群雄;
三、成功通过冯素贞的考验;
李兆廷今年十九岁,轻松击败所有挑战者,就连东方胜、刘长赢这种心高气傲之辈,也自认不如李兆廷。
击败姑苏慕容复后,没有挑战者敢登上擂台,李兆廷只剩下一关。
冯素贞一直都在场边观战,听到李兆廷邀战,素手轻弹,拨动琴弦,珍珠帘幕微动,传出一阵袅袅琴声。
冯素贞并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自幼得异人传授高深武功,主修音律之道,兼修剑法、轻功。
武道无外乎炼体、练气、炼神。
修行音律之道的武者,最怕遭到心法反噬,必须精通炼神和练气。
炼神修为不足,无法催发出乐曲的威能,练气修为不够,容易被对方用真气硬怼回来,反噬会无比惨烈。
比如,聚贤庄大战,“追魂杖”谭青用腹语术搞事,萧峰一声大喝,谭青遭受心法反噬,心胆俱裂而死。
后来,谭青的师父段延庆在小镜湖遇到萧峰,恐惧萧峰浑厚功力,不敢用腹语术讲话,只能用铁杖写字。
冯素贞是音律方面的绝顶天才,有状元之姿,而且是“文武双状元”,技艺精湛,功力浑厚,以曲抒情。
琴声初始时是一个低音,如同日落西山倦鸟归林的鸣叫,此时此刻,恰好是黄昏,浮光掠影,红霞满天。
一花一木,一草一叶,就连天上的白云,都好似有了生命,天空好似洞房花烛的新娘,轻轻地卸下红装。
曲调变得越发缥缈,给人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恍惚间,星光漫天,又是一个恍惚,似乎经过春夏秋冬。
既无明月,也无朗星,只有淡而无色若有若无的琴声,却偏偏给人一种清风明月、山高海阔的寂静悠远。
就连东方胜这种性格暴躁、不通文墨的武夫,也感觉到心旷神怡。
一连数日擂台比武的刀兵之气,被琴声在不经意间化去,很显然,冯素贞无心战斗,而是考验音律之道。
李兆廷看向台上,目光深邃,透过珍珠纱帘,透过洁白面纱,看到冯素贞风华绝代、倾国倾城的绝世姿容,又透过时间空间,命中注定的相会。
一念至此,李兆廷伸手入怀,掏出一根竹箫,一缕箫声幽幽升起。
箫声本是如怨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贫道爱烫头 作品《综武:我家娘子是状元》第3章 家传玉佩,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