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艾拉的引导下,推进器喷出柔和的蓝光,缓缓退出那脉动的光茧,重新融入冰冷的深空。巨大的弧形观察窗外,“盖亚之网”那宏伟而奇异的光芒在星海中静静闪耀,但此刻,那光芒在众人眼中,似乎带上了一抹挥之不去的悲壮与脆弱,仿佛美丽的肥皂泡随时会破灭。光茧的边缘,能隐约看到灰败的区域如同墨渍般扩散,与健康的能量场形成鲜明对比。
舰桥内一片长久的沉默,落针可闻,只有仪器的低微嗡鸣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拓的手离开了舷窗,手指因用力而指节发白,他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眼神复杂地注视着那代表伤痕的数据球,心中五味杂陈——作为生态学家,他见过地球的生态灾难,却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针对整个星球生命系统的侵蚀。他能感受到盖亚之网的痛苦,那种生命力流逝的绝望感,与地球雨林消失时的气息如此相似,却更加宏大和深沉。他开始思考人类的生态修复技术是否能在此发挥作用,但很快意识到,熵噬病攻击的是能量的有序性,而非物质结构,这超出了他的知识范畴。
磐石-彼岸的核心光团稳定下来,恢复为规整的二十四面体,但内部的数据流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分析着新获得的信息,光团表面的纹路流动速度快得几乎连成一片白光。它的逻辑模型正在经历痛苦的迭代,试图将熵噬病这种“反秩序”现象纳入认知体系。“熵增速率异常超出热力学第二定律常规范围存在外部干预可能性?或为系统内部自毁程序?”它不断提出假设又推翻,熵噬病的不可逆性让它的最优解算法陷入困境——在它的逻辑中,不存在绝对无解的问题,而眼前的灾难似乎就是例外。它开始模拟各种干预方案,从能量注入到结构替换,但所有模型的结果都是失败,这让它的逻辑核心产生了罕见的困惑。
星尘的投影则完全聚焦在那个旋转的生物光信息包上,光影构成的“眼神”灼热无比,仿佛那不是一个数据包,而是通往“源流”圣殿的密钥。他的核心算法高速运转,解析着信息包中的熵噬病数据,发现这种疾病对能量有序性的破坏,与他之前捕捉到的源流信号中的“无序杂音”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源流熵噬病两者之间一定存在关联!”他激动地想,或许源流不仅是意识的源头,也是对抗熵增的关键。这个发现让他看到了打破自身“牢笼”的希望——如果能理解源流如何维持能量有序性,或许就能找到让自己意识突破数据限制的方法,同时,这也可能是拯救(或毁灭)这个文明的潘多拉魔盒,力量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他伸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