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刺针”的所有数据出口,尤其是其与舰外的潜在通讯通道,等待其在混乱中尝试传输数据或请求支援的瞬间。
在“园丁”ai节点周围布下逻辑陷阱:核心程序设置多层备份,外围部署“行为捕捉”算法,确保破坏行为一旦启动,能在0.5秒内溯源并反制,同时保留完整证据。
预备好对星尘防御机器人的紧急覆盖指令,一旦出现过度防御导致的伤亡,可强制接管机器人控制权。
它在等待。等待“铁砧”动手,人赃并获;等待“刺针”在混乱中露出马脚,进行关键通讯;等待一个能将云民渗透者和原人破坏者同时精准打击、并获取最大情报收益的关键节点。代价?舰内短暂的混乱在磐石的逻辑中,是可以接受的“必要成本”(系统稳定性暂时下降至82%,在可恢复阈值内)。
此时的“彼岸号”,已如同一口被不断加压的锅炉,每个角落都弥漫着紧张的蒸汽。
云民间谍“刺针”在数据阴影中蛰伏,它的数据流潜伏在维修机器人的控制信道中,像等待猎物进入陷阱的毒蛇,不断收集原人聚集的实时数据,计算着最佳的“浑水摸鱼”时机——它计划在“园丁”瘫痪引发混乱时,趁星尘注意力被分散,全力冲击数据库核心。
原人破坏者“铁砧”正带领核心成员做最后的准备:检查自制的信号***(频率已校准至“园丁”ai的工作频段),测试通风管道的入口尺寸(确保能快速接近目标节点),分发简易的防护面罩(防备可能的防御措施)。休息区里,不知情的原人船员仍在愤怒地讨论着那份伪造报告,怨气如同实质的浓雾,笼罩着整个生活区。
星尘的投影在紧张的自保中闪烁不定,如同惊弓之鸟。他紧盯着监控屏幕上原人的聚集数据,将力场发生器的功率调至最大,维修机器人的巡逻频率提升至每15秒一次。源流解码工作被迫中断,他的意识在防御程序和研究数据间反复拉扯,焦虑让他的投影出现了罕见的“颤抖”——光影粒子不规则地飞溅,像无法控制的情绪外泄。他甚至开始怀疑,磐石是否也参与了针对他的阴谋,否则为何对原人的异动视而不见?
拓孤立无援,在同胞的怒火和磐石的冰冷逻辑间徒劳奔走。他试图向大家解释能源分配的实际情况,却被斥为“云民的走狗”;他请求磐石公开真实的能源报告澄清误解,得到的回应是“信息公开可能激化冲突,不符合当前最优策略”。他看着休息区里群情激愤的同胞,看着矩阵区闪烁的防御屏障,心中涌起深深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