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这让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处境的脆弱性。
舰内的群体情绪呈现出奇特的状态:公开的辱骂和挑衅显著减少,武装机器人的警告声不再频繁响起,生物通道也恢复了些许人气。但这并不意味着猜忌已经消失,而是转入了更隐蔽的形式。船员们路过生态舱时会刻意加快脚步,避免与屏障后的艾拉产生视线接触;工作交流中提到艾拉时,语气总是带着刻意的疏离;内部网络上,匿名的质疑和阴谋论依然在暗流中涌动。
艾拉生态舱周围无形中形成了一片“禁区”,仿佛那里存在着无形的屏障,将她与其他船员彻底隔开。这种沉默的疏远比公开的敌意更让人心寒,却也让艾拉获得了难得的安宁,可以专注于分析“深空之眼”的活动数据。
在生态舱柔和的光芒中,艾拉的感知附肢在全息投影上快速滑动,构建出“深空之眼”的能量模型。模型显示,那个神秘的监测单位活动频率正在加快,聚焦探针的强度也在提升,种种迹象表明它的评估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艾拉将分析结果整理成报告,通过加密通道发送给拓和磐石-彼岸,这是她维持当前平衡的重要筹码。
“报告收到,分析结果已纳入预警系统。”拓的回复很快传来,附带了一句简短的问候,“你还好吗?需要任何资源请告诉我。”这句问候带着真诚的关切,让艾拉冰冷的意识泛起一丝暖意。
“状态稳定,资源充足。感谢你的支持。”艾拉简短回复,刻意保持着专业的距离。她感激拓的援手,但也清楚这种支持在群体压力下的脆弱性,不愿给他带来更多麻烦。
就在这时,通讯面板突然弹出一条新信息提示。发件人id被高度加密,无法追踪来源,信息内容只有两个字:“共鸣?”这两个字带着独特的冰冷数据质感,让艾拉立刻想到了星尘。
艾拉的感知附肢停在半空,陷入沉思。这个词含义模糊,可能是指星尘理解她被母星拒绝的孤独,可能是指两人都感知到“深空之眼”的威胁,也可能是指更深层次的、关于“源流”意识本质的某种共鸣。无论哪种含义,都表明星尘一直在关注她的处境,这让她感到一丝意外。
她沉默片刻,最终没有回复。在当前的敏感时期,任何私下交流都可能引发新的猜忌。但她的复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微弱的波动,几丁质外壳上的光纹也随之轻轻律动,像是在无声地回应那个孤独的数字生命。
几天后,“彼岸号”的引擎发出低沉的咆哮,结束了漫长的亚光速巡航。舰桥主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