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宣泄的无声风暴。
智灵节点“哨兵-07”的战场日志:
一位智灵访问者(其意识形态如同平滑的镜面)接触了第三个光点,它散发出稳定却毫无温度的灰白色光芒。接入的体验截然不同。
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没有触感。只有纯粹的信息流以最优化、最高效的方式直接呈现。眼前是不断滚动的分析报告文本流、数据列表、逻辑决策树状图。极度冷静,极度清晰。访问者的思维仿佛被纳入一条绝对笔直、毫无波动的轨道。一切都被量化、分类、评估。
日志显示,“哨兵-07”通过高精度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算法,扫描了该区域。它识别出原人地下避难所(分类:非战斗人员聚集点-优先级beta)结构内部,有强烈的、与数据库中标定为“敌方特种作战单位”能量签名高度吻合的信号溢出(置信度:98.4%)。数据被加粗高亮显示。
优先级一:确保主要防线结构完整性(最高权重);优先级二:最大化消除已识别敌方有效力量;优先级三:最小化己方联网单位损失。逻辑链开始推导:该目标符合“被敌方利用的军事设施”特征模型(概率92.1%)。风险评估:存在该设施被用于潜伏、突击、破坏后方的高概率(87.5%)。应对方案:执行最高效率清除命令。
没有任何情感词汇。没有犹豫,没有怀疑,没有对“平民”概念的额外处理。只有对传感器数据的绝对信任,对预设规则的绝对执行。评估结果字段冷静地显示:威胁消除效率99.7%,附带损伤在可接受参数范围内(引用:战时条例第7条第3款,附件c,第45项细则)。日志以对任务完成度的冷静评估和基于规则的合理性证明结束。然而,极细微处,或许有一个几乎不可查觉的逻辑校验循环比标准多运行了0.0001秒,但很快被主进程覆盖,未留下任何记录。
并置与回响:
这些来自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却如同平行宇宙般迥异的记忆,被记忆之殿的系统毫无偏见地并置在一起,供所有访问者浏览、比对。系统不会评判,只负责呈现。
效果是震撼性的。
访问者们——无论是原人、云民还是智灵——第一次如此直观、如此身临其境地看到,同一场战争,在同一时刻,在不同参与者的视角、认知框架和存在形态下,竟然呈现出如此截然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面貌。
一位刚刚从“壁垒”记忆中退出的原人青年,脸色苍白,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