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月底,俺都会拿出营收的15%当‘技术服务费’,分给丰年和ag-77。丰年拿8%,ag-77拿7%——这是他们应得的!”
“云民和智灵也要钱?”有个第一次来的年轻原人好奇地问,“他们又不用吃饭,要钱干啥?”
健笑着解释:“丰年虽然在云里,但他喜欢尝咱们原人的味道!他不是真吃,是买‘味道数据包’。比如俺给他的桃子味道数据包,他买过去,能转换成他能感知的‘数据味道’,说是能激发他的分析灵感。上个月他还跟俺说,用俺的葡萄味道数据包,优化了隔壁县葡萄园的种植模型,让那边的葡萄甜度提高了2度!”
他又指了指不远处的“味源工坊”摊位,那里正摆着各种水果味道的数据包,包装上印着不同的水果图案。“丰年每个月都会在味源工坊买两三份数据包,有时候是桃子的,有时候是葡萄的,偶尔还会买蜜露李的。他说不同的味道能让他的数据分析更‘活’,不像以前只看数字那么死板。”
“那ag-77呢?”有人追问,“它要钱干啥?”
“它要维护设备啊!”健往果园的方向指了指,“它管着那么多传感器、补光灯、灌溉管道,时间长了总得换零件。比如传感器坏了,它要去李叔的‘智能硬件铺’买新的;补光灯的电池不行了,它得买新电池;有时候灌溉管漏了,它还得买防水胶带。这些都得花钱!”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上个月ag-77还升级了系统,花了50信用点买了新的灌溉算法。升级后,它浇水的效率又提高了10%,还省了不少电。俺问它为啥要升级,它说‘为了让果子长得更好’——你看,多实在!”
有个云民拿出终端,调出市集的资金流向图:“我查了一下,丰年拿到服务费后,除了买味道数据包,还会在‘云图服务’买高级气象数据,在‘数据图书馆’租农业文献;ag-77除了买硬件,还会在‘绿能维护’买太阳能板清洁服务,在‘智灵补给站’买能源模块。这些钱最后都流回了市集里的其他摊位,对吧?”
“对喽!”健大手一挥,划了一圈热闹的市集,“你看,俺卖果子赚了钱,拿出一部分给丰年和ag-77;他们拿着钱,又在市集里买他们需要的东西——味源工坊、智能硬件铺、云图服务、绿能维护,这些摊位又能赚钱,他们再用赚的钱买别的东西,比如俺的果子,或者隔壁面包坊的面包,或者裁缝铺的衣服。这钱啊,就像水一样,从俺这流出去,绕了一圈,又流回市集里,谁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