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像块浸了墨的丝绒,从“艾拉之树”的树冠顶端慢慢往下铺,把城市的轮廓晕成柔和的灰蓝色。可中央市集却没跟着安静——生命树的主干先亮了起来,淡绿色的生物光从树皮的纹路里渗出来,像给树干缠了圈发光的藤蔓,接着是树冠上的叶片,每片叶子的边缘都泛着荧蓝的光,风一吹,叶片轻轻晃动,光就跟着流,落在地上成了碎碎的光斑,像撒了把会动的星星。
市集里的发光植物也跟着醒了:入口处的荧光蕨类长在陶盆里,叶子是透亮的粉紫色,能照见叶脉的纹路;摊位之间的藤蔓架上,挂着一串串发光的小浆果,红的像小灯笼,黄的像碎月亮;连路边的石板缝里,都钻出几丛迷你的发光苔藓,踩上去软乎乎的,还会蹭得鞋底发微光。这些光混在一起,把市集裹成了个温吞的光茧,不刺眼,却足够亮,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类似薄荷的清凉气息——那是发光植物释放的微量香气,能让人心里的烦躁慢慢散掉。
云民们的全息摊位也换了模样。白日里醒目的红色促销标语不见了,换成了缓缓流动的光带:卖虚拟饰品的摊位,光带绕成了会开花的藤蔓,花瓣落在路人肩头,一碰就化成细碎的光点;卖数据绘本的摊位,光带直接投影出绘本里的画面,一只虚拟的兔子从光里跳出来,蹦跶着钻进另一个云民的光影里,引得路过的孩子追着跑。最妙的是“味源工坊”的全息广告,不仅有光,还带着气味——投影出蜜桃时,空气里就飘来甜甜的桃香;投影出葡萄时,又换成了清冽的果香,路过的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连脚步都慢了半拍。
露天食摊的烟火气最浓。王婶的烤肉摊前,铁架上的肉串滋滋冒油,孜然和辣椒粉的香味飘得老远,肉皮烤得焦脆,咬一口能飙出汁;旁边李叔的炖汤锅冒着白气,萝卜炖骨的鲜味混着当归的药香,暖乎乎的,适合晚上喝;最角落的甜品摊,老板娘正用发光的糖浆做糖画,琥珀色的糖稀在石板上绕圈,转眼就成了只发光的小兔子,递给孩子时,还笑着说“慢点吃,别烫着”。
食摊的座位挤得满满当当。穿粗布衫的原人农夫们凑在一桌,手里举着陶杯,里面装着自家酿的果酒,聊的是今年的收成;穿轻便虚拟外套的云民们坐在一起,指尖碰着指尖交换数据,偶尔发出“嗡”的轻响,桌上摆着虚拟的饮品,杯子里的光随着他们的笑声晃;还有几个智灵的轻型机器体,比如常来的s-03,它的身体是银灰色的圆柱,顶部有块小小的屏幕,此刻正停在王婶的摊位旁,屏幕上显示着“烤肉香气浓度:87%,食客愉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