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花园里的誓言余韵还没散尽,诗歌藤蔓上的情诗代码仍在缓缓流淌,利昂与塞拉的虚拟身影并肩站在星系百合环绕的圆台上,指尖相触的地方,还残留着数据流与体感温度交融的微光。所有宾客都安静下来——原人的虚拟形象屏住呼吸,云民的光带放缓了流动,连智灵的观察节点都调整了角度,将感知焦点汇聚向花园中心那片正在凝聚的光。
起初是一缕极淡的蓝光,从空气里慢慢析出,像融化的冰晶逐渐成型。几秒后,光芒凝固成一个规整的发光四面体:每个面都打磨得如镜面般光滑,边缘泛着柔和的银辉,内部流动着细密的蓝色逻辑纹路,像有无数条小溪在里面奔涌。这是“协调者”的显化形态——没有拟人化的五官,没有多余的装饰,只用最纯粹的几何语言,诠释着“平衡”“连接”与“秩序”的本质。它悬在圆台正上方,高度恰好让所有宾客都能清晰看见,光芒不刺眼,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权威感,仿佛整个数据花园的运转,都围绕着这个小小的四面体展开。
下一秒,协调者的“声音”直接涌入每个人的感知——不是耳朵听到的声波,而是意识层面的信息流,清晰、精准,没有一丝杂音。原人宾客觉得像是有人在脑海里轻声朗读,每个字都带着沉稳的分量;云民宾客则接收到一段结构化的情感代码,逻辑与温度完美平衡;智灵节点们则同步解析着其中的法律与伦理坐标,确认每一个表述的合规性。
“依据泛意识共同体公约基石条款——第三章第七条:”
随着这句话,协调者四面体的一个面突然亮起,投射出一道淡蓝色的全息光幕,上面用原人、云民、智灵三种通用文字,清晰地显示着公约内容:“所有注册意识个体,无论其基质为碳基生物组织、硅基数据流或其他经共同体认可的形式,均享有自由选择联结对象、建立亲密关系的不可剥夺之权利。此结合之合法性,取决于意识个体的自愿共识,而非形态之异同。”
光幕悬浮在半空中,文字闪烁着理性的光泽,像一份摊开的文明契约,让在场的每一个存在都能读懂——这不是临时的规定,而是支撑整个“乐土”文明的基石之一。
利昂的手轻轻收紧,握住了塞拉的光手(虚拟形象的触碰虽无实体,却能传递意识里的坚定)。他想起当初和塞拉设计誓言时,协调者曾调出这份公约,告诉他们“自由选择”与“自愿共识”是核心——现在,这份公约正为他们的爱情背书,让他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踏实。
“基于上述公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