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议会厅内的争论已趋白热化。恐慌派莉娅的数据流投影因激动而剧烈闪烁,红色的“彼岸号”战舰图纸边缘甚至出现了数据溢出的毛刺;质疑派李教授的逻辑链条在全息屏上绷得笔直,每一个论证节点都亮着刺眼的白光,像在对抗随时可能袭来的反驳;积极应对派艾琳娜的光脉共生徽章虽仍散发着柔和蓝光,但她虚拟形象的指尖已不自觉地攥紧,暴露了心底的焦虑。共识正在被撕裂,重建以来精心维护的信任纽带,在未知的恐惧面前,发出了不堪重负的**——伊莱亚斯攥着战地日记的指节泛白,凯伦的蓝色逻辑节点陷入高频运算的紊乱,连“共识之环”的银色棱柱都开始交替闪烁黄与红,会议几乎陷入了僵局。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议事厅入口的光幕突然泛起涟漪,不是智灵调控的平滑波动,而是带着些许滞涩的、如同老窗棂开合般的震颤。一个身影,在年轻原人弟子阿明的小心搀扶下,缓缓地、一步一顿地走了进来。阿明的虚拟形象绷得很紧,左手始终护着老人的腰侧,仿佛怕这虚拟空间的不稳定惊扰了他——毕竟,拓已经有五年没踏入过议会厅了。
是拓。
如今的拓,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乐土焦土上扛着建材奔跑的精悍青年。岁月和操劳在他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须发皆白,不是那种耀眼的银白,而是像被尘土浸过的霜白,贴在略显瘦削的脸颊两侧;脸上的皱纹不是浅淡的纹路,而是如同耕耘多年的土地般的沟壑,眼角的纹路向下垂,眉心却有一道竖纹,那是无数次皱眉思索与咬牙坚持的印记。他的脊背微微佝偻,不是衰老的颓丧,而是像长期扛着重物留下的习惯弧度;步履迟缓而蹒跚,每一步都需要阿明轻轻托住他的手臂才能稳住,鞋底与虚拟地面接触时,甚至会泛起一圈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波纹——那是他的意识波动过于平缓,与虚拟空间的交互出现了轻微延迟。
他的出现,本身就像按下了静音键。莉娅数据流的尖锐鸣响戛然而止,红色气泡瞬间收缩成温顺的椭圆;李教授的逻辑链条褪去白光,恢复成冷静的浅蓝;伊莱亚斯松开了攥紧的战地日记,指尖无意识地抚平了封面上的褶皱。无论是原人、云民还是智灵节点,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缓缓走向大厅中央的老人身上。他早已不再担任“乐土环带”的行政职务,手中没有任何实际权力,但他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史诗:是当年在“源流”侵蚀后,第一个从地下掩体爬出来播种小麦的人;是原人、云民因资源分配争执时,把自己的口粮分给双方的调解者;是智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