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河流平静而深沉地向前流淌,没有惊涛骇浪,却在每一处岸边,滋养出蓬勃的生机。重构后的文明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巨树,每个枝丫都绽放着属于自己的日常光芒,这些光芒交织在一起,汇成了名为“光辉”的纪元。
火星“红色庭院”露天剧场就坐落在水手谷边缘的一片平缓坡地上,赤红的沙砾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金属光泽。原人雕塑家老张正蹲在剧场中央,手里握着一把青铜刮刀——这是他祖父传下来的工具,刀刃上还留着地球老木匠的手工纹路。他小心翼翼地刮过沙砾基座,碎屑簌簌落在地上,带着火星特有的、淡淡的氧化铁气味。“这里再凹一点,要像‘彼岸号’船体冲破星云时的弧度。”老张头也不抬地说,声音里带着对细节的执着。
他身旁,云民艺术家“流”的形态是一团流动的光影——底色是火星日落时的橙红,边缘缠绕着细碎的深蓝数据流,像宇宙尘埃。听到老张的话,“流”的光影瞬间涌动起来,在沙砾基座上方织出半透明的全息影像:“彼岸号”的银灰色船体破开暗紫色的星云,引擎喷薄出淡蓝色的火焰,船身上“希望”两个字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这样的弧度,符合您说的‘冲破感’吗?”“流”的声音通过剧场的声波发生器传出,带着数据流特有的柔和震颤。
老张站起身,退后两步眯眼打量:“对,就是这样!当年我在‘磐石’观测站看‘彼岸号’的影像,它冲破星云时,就像一道光扎进黑暗里。”这时,一阵清脆的笑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原人男孩小宇正追着“流”投影出的迷你“彼岸号”光影跑,他的靴子踩在沙砾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小宇突然停下脚步,伸出小手去摸光影,指尖穿过数据流时,光影在他掌心绽开一朵小小的橙红色火花,吓得他往后一跳,随即又咯咯笑起来:“流叔叔,光影会开花!”
不远处,三个云民幼体的光球正围着小宇打转,光球表面闪烁着和迷你“彼岸号”一样的淡蓝色光芒——这是云民幼体在模仿他们喜欢的事物。其中一个光球突然飘到沙砾基座旁,投射出一道细弱的光影,像在帮老张勾勒船体的线条。老张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你看,这些孩子,不管是原人还是云民,都把‘彼岸号’的故事当成了自己的童话。”“流”的光影轻轻落在老张的肩膀上,带着一丝温凉的触感:“因为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事。”
木卫二轨道上的“深蓝学院”,是一座悬浮在冰层上方的环形建筑,外壳是透明的生物陶瓷,能看到下方深蓝色的冰层里,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