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开机拍摄的周期预计80天左右,做视觉特效后后期也需要半年。
不过,他没想到迪士尼居然还保留着以前的道具,摄影棚也没拆,半年的筹备期缩短到了二十多天。
加了入戏体验后,几个主要演员拍摄的既轻松又快速,80天的拍摄计划,应该能缩短到60多天。
不过,后期特效就没办法走捷径了,并且曹阳对这个又要求严格,还额外加了不少之前不打算做特效的场景,所以后期加特效,半年时间绝对不会少的。
06年12月4日开机,按照目前的拍摄进度,曹阳预计会在柏林电影节期间拍摄完成。
但他要去柏林电影节做评委会主席,要看进入主竞赛单元的电影,要评选主竞赛单元的奖项,这些都要提前去柏林。
所以,他现在有两个选择。
一是加快拍摄进度,试试看能不能在2月前拍摄完成。
二是按照目前的进度,在2月份前,能拍多少就拍多少,剩下的放在柏林电影节之后再拍摄。
不过,这第二点是有点得罪迪士尼的。
按照计划,在28号公布了进入主竞赛单元的提名名单时,评委会的所有成员都要到柏林的,也就是在这一天,他们的工作正式展开。
也就是说,从1月28号开始,到2月18号柏林电影节闭幕,之后还有两天时间要参加庆祝酒会等各种应酬和人情来往,还要算上乘坐飞机的来回时间。
这些前后加起来,至少需要25天。
在电影没拍完的情况下,导演离开25天,这对投资商就很不友好了。
剧组在这25天,就算没有拍摄,每天还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的——工作人员的工资、道具的租赁、摄影棚的租赁等等。
所以,要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才行。
曹阳在答应了迪特-考斯里克出任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他召集来几个副导演以及统筹和场务,重新规划了拍摄计划。
再分出一个拍摄组,把一些不重要的镜头,比如取景、一些没有主要角色参与的戏份等等不重要的镜头,都交给这个组拍摄。
并且,还特意增加了一点每天的拍摄计划。
按照目前的规划,如果一切顺利,剧组将会在2月1号杀青。
也就是说,前后加起来,拍摄被压缩到了60天,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