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节开幕前这几天,曹阳先给22部电影做一个排序,先看了排序靠前的几部电影。
排序的依据也没什么特别的,除了德普、塞隆、宁英外,曹阳从剩下的五人给出的名单,大致也能推断出柏林这边的想法。
迪特-考斯里克是说过,金熊奖之外的奖项,曹阳完全能够做主,但是,这不代表他什么都不做了。
只要是这五人的名单被曹阳采用一两个,不就“赚”了吗?总比什么都不做强吧。
不过,从这份名单里,还是能看出,迪特-考斯里克对于金熊的归属,还没下定决心,或者说还在犹豫。
曹阳在这几天里,分别看了波弗特、特务风云、耶拉、在屋顶上流浪、德国好人、伯纳德行动、丛林之中、天使以及图雅的婚事。
五个人,每人五个名单,重复之下,却只有九部电影。
你可以说他们的审美差不多,所以每人五部五个人只选出九部。
不过,艺术这东西,是很主观的东西。
除非是那种演员演技特别好,能一眼就看出来的那种,又或者是电影有什么特别之处很有意思。
不然,五个人几天时间就能达成共识,仅仅选出九部电影,确实是有点太巧合了。
波弗特讲述的是以色列前哨指挥官和他的军队,在撤出黎巴嫩前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敌人没有现身,只有一个隐形组织从空中扔投炸弹,士兵们必须在山顶上找到一种方法来完成他们的任务
有四个评委都推荐了这部电影,对这部电影的评价也很好。
大致意思是说,“由于以色列是一个小国,在如何对待战争这个问题上,缺乏必要的国际理解和支持
这部影片的亮点是他没有采取鲜明的立场来表述该如何做,只是希望双方都能联合起来,但愿最终会取得胜利。”
以色列,小国?
缺乏国际理解和支持?
没有采取鲜明的立场?
你们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以色列还成了受害者了?
如果是柏林电影节官方授意,只能说德国人确实“跪”的很彻底,只要是关于二战或犹太人的电影,就特别容易拿奖。
这属于欧美的政治正确。
但不属于曹阳的政治正确。
特务风云讲述了美国中情局创始人之一的爱德华-威尔逊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