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懂的话来概括的话,入戏可以分成渐进式入戏和极端式入戏。
渐进式入戏就是演员熟读剧本了解剧情,并且随着剧组的磨合逐渐“沉浸”到角色里去。
也不是每个演员都能进入角色的,需要一定的演技支撑。
这种渐进式入戏对演员几乎没什么伤害,拍完戏不多久就能缓过来。
极端式入戏那就很极端了,演员会完全沉浸在角色里,甚至认知都会出现问题,以为自己就是角色本人,非常难出戏。
极端式入戏后,对演员的影响非常大,小到受剧情影响,爱上演对手戏的演员,大到抑郁、精神分裂,甚至有走极端的倾向。
秦老师觉得,程龙和朱亿龙不像是渐进式入戏,单看他们两个在镜头前表演完,就算不拍也像是完全沉浸在角色里,这就有些极端式入戏的意思了。
另一点的佐证,就是他们在镜头前演起来,完全都不像是演的,感觉就像是真人真事一样。
再结合电影剧情,总感觉他们俩就是电影中的人物在重复自己!
这简直比极端式入戏还极端——极端式入戏只是感情完全投入,并一定代表他们演的有多好多逼真多自然。
可要说他们是极端式入戏吧,也不像。
极端式入戏有个很明显的点,就是分不清戏里和戏外。
程龙和朱亿龙看起来像是极端式入戏,但秦佩玲跟他们两个每天都有不少交流,他们能分清戏里和戏外,知道自己在拍电影,完全是清醒的。
作为北电的老师,秦佩玲肯定是知道曹阳善于调教演员这一点的。
她以前一直认为曹阳是通过对演员不断的讲解,不断的排练,以便让演员尽早入戏,甚至是刚拍摄就能入戏。
她曾在田庄庄拍摄圣殇时关注过,老田就是这么做的。
老田用了差不多三个月时间不断的重复讲戏,从而让演员完全理解了“角色”,理解了剧本,最终达到了“入戏早、演得好”。
从“一脉相承”上来看,曹阳导演也应该是如此才对。
但是,现实却完全不是这样。
秦佩玲还从老顾和曹阳的一些老班底那里打探消息,从而得知,曹阳导演“调教”过的所有演员,全部都是镜头前沉浸在角色里,不拍时完全有自主认知。
这就让秦佩玲非常惊讶了。
因此,对曹阳也就越发好奇起来,并且还像发现了宝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