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金凯瑞离开合作15年的联合精英经纪公司(uta)后,他拒绝了caa的招揽,未签约任何新经纪公司。
不过,他却保留了长期合作的经纪人吉米-米勒和埃里克-戈尔德,仍然让uta的两位经纪人负责其业务管理。
这其实算是跟uta换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不再让uta负责他的一切,也不再让uta把他跟其他uta的演员或导演等工作人员“捆绑销售”。
因为这个时期,好莱坞经纪公司的经营模式中,“捆绑销售”和“打包”服务大行其道——工作人员、演员、资金、拍摄取景地等等,一连串嵌套在一起的“服务”。
这些人里,主要人员要么是一个大明星,要么是一个受欢迎的知名导演,只要你想用这个大明星或导演,你就要接受其他捆绑在一起的“一套”人员。
在好莱坞,第一个为导演和演员争取到先期总票房分成的,就是caa的创始人迈克尔-奥维茨,也是他首先搞起了“打包”服务。
这种打包服务,一开始的初衷是好的,为的是给制片厂或制片人减少邀请其他工作人员的麻烦,加快项目的快速推进时间。
并且,这些“打包”在一起的工作人员因为都是同一个经纪公司,相互也比较熟悉,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这项服务最初出现时,并没有遭到制片厂的抵制。
那时候经纪公司为了推出自己的“打包”组,也是用心排列组合,真正做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服务就变了味道。
经纪公司可能会往一个大明星或知名导演领衔的“打包”组里,塞一个不怎么合适的新人进去,或者塞一个过气的演员进去,又或者塞一个有一些特殊爱好的演员进去等等。
并不仅仅是演员,还有其他工作人员也是一样的操作。
慢慢的,也就导致了不仅制片厂不满意,就连作为领衔“打包”的大明星或大导演,都开始不满“打包”服务。
04年的时候,小李子不再与经纪公司续约,选择了只让经纪公司uta代理他演艺业务,并且仅仅只是演艺事物,不能进行所谓的“打包”业务。
05年的时候,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带着经纪人一起转投caa,并且跟caa的谈判中有专门的约定,可以接受“打包”,但“打包”的人选,必须他自己决定。
06年金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