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家都到齐了,那咱们出发。”
“郭大山路上照顾好新人。”
“好。”
郭大山应了一声。
让李振华和江夕瑶上了爬犁,背靠背坐着。
一个牛拉爬犁能坐六七个人。
第八生产队有两辆牛车,一辆马车,能坐爬犁的只有不到二十人。
其他人都要跟着牛车走路上山。
李振华见状,想要起身让给需要的人。
结果被郭大山按下。
“你第一次上工,坐着就行。”
“你是不知道,很多新人光是上个山都能累着。”
“到了之后没有力气干活。”
“所以新人上山,我们都让坐爬犁,算是一种照顾。”
李振华一听,顿时笑了起来。
“那好吧。”
“那我也享受一次优待。”
就这样,一群人有说有笑的往山里走去。
直到一个多小时后。
天色微亮。
一群人才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到营地了。”
李振华和江夕瑶下了爬犁,看向营地附近的一个木屋。
根据郭大山路上解释。
这个木屋里住着专门守夜的人。
自从上山打柈子开始,全生产队每天两人,轮流看守。
守夜人负责看护木屋里面放着的生产队的大锯,斧头,还有架子车,绳索之类的各种工具,物品。
这些东西自从天冷弄上山,直到天气转暖才会再次运下山。
除此之外,木屋里还有锅炉、干粮之类的。
中午在山上吃饭,晚上才下山回去。
而这一顿伙食由生产队提供。
生产队长梁卫国是总指挥,一般不需要一直待在营地。
山下另外一个方向,整个农场唯二的两辆拖拉机在那里等着装打好的柈子。
需要运往公社或者林场,除了生产任务之外,还需要为村子换取各种生活必需品。
如肉、粮食、钱财
这一切,都需要按照工分,按劳分配。
主要负责营地的,是一个副队长和记工员。
在副队长的安排下,其他队员如同往日一样,每两人一组开始干活。
而郭大山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烧了点开水 作品《年代:道法通神,你说我迷信?》第24章 挣工分、吃不饱的石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