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一吹,脑子清醒了不少。
虾皮订单是机遇,也是挑战,烘干设备是最大的难题,但只要能解决,就能打开新的局面。
突然,他拍了下脑门,忍不住笑自己:“真是急糊涂了,哪用得着非找现成设备?自己先做个简易的凑合用,不就行了?”
他立刻在脑子里琢磨起简易烘干机的样子。
用村里常见的木板搭个四方的架子,四周蒙上塑料布挡风,底部铺一层铁丝网,下面架上两个煤炉,再在顶部开个小口通风,这样煤炉加热的热气能在架子里循环,把铺在铁丝网上的虾皮慢慢烘干。
村里老木匠手巧,找他帮忙搭架子,再去镇上铁匠铺打几个铁盘当煤炉的托盘,花不了多少钱,最多两三天就能弄好。
就算这简易烘干机真不行,也还有后路。
林宇想起村里老一辈人晒虾皮的老办法,小时候他还跟着奶奶晒过。
把新鲜的虾倒在海边的石板上,利用正午的太阳暴晒,每隔两小时翻一次,傍晚再收进竹筐里,遇到阴天就挪进屋檐下,用柴火的余温慢慢烘。
虽然这种方法靠天吃饭,但现在是初秋,辽东湾的晴天多,只要提前看好天气预报,赶在晴天集中晒制,应该能保证质量。
想到这,林宇脚步轻快起来,转身往村长爷爷家走。
村长爷爷今年七十多,一辈子在海边讨生活,最懂晒虾皮的老法子。
敲开村长家的门,老爷子正坐在炕头抽旱烟,见林宇来了,笑着招呼:“小宇啊,这么晚了来,是有啥事儿?”
“爷爷,想跟您打听下村里以前晒虾皮的老办法。”林宇坐在炕沿上,把虾皮订单的事儿说了,“我想先做个简易烘干机,要是不行,就用老法子晒,您给我说说注意事项呗?”
村长爷爷磕了磕烟袋锅,眼睛一亮:“五千斤虾皮?这订单不小啊!老法子晒虾皮,关键在‘选虾’和‘控温’。得选刚捞上来的活虾,趁新鲜的时候用海水洗干净,别用淡水,不然晒出来的虾皮发苦;晒的时候得选海边通风好的石板地,石板吸热快,晒得匀,翻的时候得轻,别把虾皮弄碎了;要是遇到阴天,就把虾皮挪到柴房,在灶膛边搭个架子,用柴火的余温烘,火候别太大,不然容易焦。”
林宇听得认真,掏出记事本一一记下:“那一次最多能晒多少?要是连续晴天,多久能晒好一批?”
“一次晒个两百斤没问题,连续晒三天,虾皮就能干透,一捏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性感小刁民 作品《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第528章办法总比问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