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重火力的支持,那可就是犯了兵家大忌——以己之弱克彼之长,那这玩意能不能赢是一说,即便是赢了那损失得大成什么样?
战争本质上也是利益的博弈,如果一场战争最终的结果是入不敷出,那得多穷兵黩武才会非要去打这一场仗。
要知道夏林恨倭国几乎不共戴天,但这都还是要时机成熟之时并且确保有丰厚的战争回报才会正式拉开序幕。
他又怎么可能去打一场明知道一定会损失惨重的战争呢?这不是他夏道生的风格,更不是任何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格。
所以有些事真的急不来,蜀地是块难啃的骨头,这一点天下无人不知。
之后的日子,有许多密探索性就混在了那些民众里头,然而接下来的时间,老道士先是自掏腰包买下了大片山林,然后带着这些失去了田地的农民开始垦荒,种植经济作物、粮食,还有一部分则开塘养鱼,白天干活晚上这传授各种专业知识,还真的就是一副铁了心要济世救民的样子。
很快当地情报机构对他们的监管就松懈了下来,主要还是因为那些密探实在是干不了农活,这就好比卧底毒枭大本营但最后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开心农场,每天屁东西找不到就是搁那给韭菜加竹笼憋韭黄。
这玩意如果不是真的需要一份生计的人谁能干的下去,又累又脏,还捞不到什么油水,勉强也就混个糊口。
然而老道士这也是严格按照夏林提出的方针执行,换而言之这就是一次初级的筛选,因为如果不是真的谋求生路之人,肯定是吃不下这苦的。
随着聚集过来的人愈发的多了,差不多前后有了个两千人的规模,他们的农场也变得越来越大,上的税也随之水涨船高,当地的县令每日只需要一睁眼就有银子入账,即便是他心中隐约感觉到了不安,但看在税收和政绩的份上,他不但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还会帮着这老道隐瞒人数来缓解上头对他的忧虑,而那少报的一部分人多出来的人头税自然也就落到了他自己的口袋中。
这就是夏林决策中的“不赌他神志不清,就赌他满心欲念”,很显然夏林赌对了,财富带来的猪油蒙心让那县令不但不阻止这个道观下的田地扩展,反而还会将老道士视为座上宾。
“徐道长,今日老朽又来叨扰了。”
县令带着一些伴手礼登上了道观的门,老道士连忙迎了他进门,两人就如老友一般谈天说地。
但突然县令话锋一转:“徐道长,我看当下百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伴读小牧童 作品《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796、决策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