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云发现,幽州治理远远比战场上的问题还要更多,而且他还不得不在这裂痕之上艰难前行。
赵云现如今不仅要修补这裂痕,更要找到一种能真正扎根于这片土地、凝聚人心的治理之道,否则,迟到的春天可能很快会再次被阴霾笼罩。
士族的抨击,绝非仅仅是聒噪,它代表着一种深刻的治理危机和文化冲突的信号。
蓟县府衙的空气凝重得如同铅块。
案几上不再是堆积的简牍,而是来自幽州各郡县、甚至冀州北地的陈情书和劝谏表。
言辞或激烈、或沉痛,矛头直指赵云任用胡虏、欺凌汉民之举。
更有甚者,坊间已有童谣流传,胡儿凶,汉儿伤,将军坐高堂,不见泪两行。
百姓很乐意传唱这些,似乎忘记了就在去年冬天的山口下,是骠骑军给予了他们生命的希望
这背后,显然有幽冀士族的手笔在推波助澜。
可真正表面上涌动起来的,却是这些幽州百姓!
辛毗脸色铁青,将一份崔氏的帛书重重拍在案上,好大的口气!竟敢指斥大都护是忘本背祖,行桀纣之暴,要求立即驱逐所有乌桓监工,否则就是什么恐幽州不复为汉土!简直是其心可诛!
赵云没有看那份帛书,他的目光投向窗外。
佐治,赵云的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却异常清醒,他们说的并非全无道理。
辛毗抬头,声音充满了愤怒,大都护!此乃士族借题发挥,意图夺权!若因此退让,前功尽弃!那些偷鸡摸狗、损公肥私之徒必将卷土重来,届时
我知道。赵云打断他,转过身,眼神锐利如电,效果,我看见了。代价,我也看见了。乌桓人耿直,不通变通,伤人颜面,积怨已深。崔氏等人所言,虽夸大其词,但胡汉之别这根刺,已深深扎入幽州百姓心中,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更改故而,长此以往,非但治理无效,恐生民变,更予曹贼可乘之机!
赵云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幽州广袤的土地上,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把冰冷的、割裂人心的尺子,而是一块能凝聚人心、共同耕耘的土地!
辛毗沉默了下来,他深知赵云所言非虚。
舆论的狂潮、潜在的冲突、百姓的愚昧无知,士族借机坐大的野心,都让这把尺子变得烫手无比。
那大都护之意是?辛毗的声音低沉下来。
尺子,要收。但规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