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族侄的最终选择
真相被一层层包裹在胜利的华丽外衣之下,无人敢去戳破,也无人愿意戳破。
荀彧抬起头,沉默着眺望远方。
荀绍微微翻起一点眼皮,瞄了荀彧一眼,然后又马上垂下了眼睑,心中寻思着,这荀彧是在看什么地方?难道说荀彧发现了自己在汝南的所作所为?
可荀彧又能如何?
这不是荀氏一个人的事情,连带着还有曹氏,夏侯氏,难不成荀彧都要掀开来,露出大家都是难堪的小来?
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很大,但是实际上么
说出皇帝的新装的那个小孩能平安无事,只是存在于童话故事里面。
荀彧之所以派遣荀绍,而不是王绍,抑或是李绍什么的,不也是有意或是下意识的一种发回原地么?
又有谁会公然表示自己的小?
让自己查自己的小,就像是要在雅字里面查出贪字来一样的困难。
良久,荀彧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疲惫地挥了挥手: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荀绍偷偷的呼出一口长气。
历史上,大萌王朝在彻底陷前的两个月,大臣们还在为太子讲官的人选党争。
这群精英不是看不见烽火,而是他们的权力博弈早已脱离现实危机。
没有谁是傻子,更不是这些人不清楚王朝之中存在的危机,但这是官僚系统在权力异化之后,形成的系统性自毁机制。
就像癌细胞疯狂增殖时,并不在乎宿主的死亡与否。
曹氏,夏侯氏,以及和曹氏夏侯氏关联太深的其他姓氏宗族,或是个人,都已经成为当下大汉的既得利益集团的一份子。
揭弊者,实则在挑战全体受益者。
荀绍之所以不敢说,因为他知道,说出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所有人的事情!
官吏贪腐,即便是出事了,家人家族依旧可以逍遥自在,过着寻常百姓民众所难以想象的富裕生活的时候,那么当官之后怎么选,已经是明面上摆着的事情了。
当意识形态沦为遮羞布时,整个统治集团丧失改革能力,也失去了揭露自身腐朽的勇气。
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都会出现两次,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
而闹剧演员们,至死都不会明白,他们沉默维护的制度绞索,终将套在自己颈上。
当荀彧将这份核查之后